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40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亞太亞太
財富報告
2013
前言 3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的財富刷新紀錄 4
–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市場成長強勁 4
– 亞太各市場富裕人士的成長程度不盡相同 6
– 亞太區超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成長超過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 7
– 亞太區將超越北美成為最大的財富市場 8
身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的 GDP 成長回升 10
– 亞太區仍然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10
– 股市和房地產是亞太區財富成長的主要動力 13
– 預期至 2014 年,亞太區將領先於全球經濟成長 14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16
– 亞太區的信任度和信心水準仍然高企 16
– 中國、印度的富裕人士展現出的信任度最高 18
– 亞太區富裕人士較世界其餘地區更為積極 20
– 亞太富裕人士的投資更具全球多樣化 20
– 亞太富裕人士青睞珠寶、寶石和手錶 22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24
– 亞太區的財富管理日趨成熟,地位提升 24
– 調查凸顯了亞太區富裕人士需求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26
–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更喜歡與多位專家合作;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26
– 在普遍存在的多樣性中,日本和中印富裕人士之間的差異最大 30
– 人口特徵的差異對於富裕人士的偏好影響較大 34
– 規模靈活、反應迅捷,對本地市場瞭若指掌,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35
附錄 36
凱捷與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財富管理在此榮幸地為您獻上《2013 年亞太財富報告》。本報告對區內富
裕人士
1
的行為及偏好提出了新的洞見。
今年的報告詳細闡述了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及財富的驚人成長,並對個別市場的趨勢進行深入的探究。報
告分析了區內富裕人士財富大幅成長的背後因由,包括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出色表現,以及年中由於全球波
動性降低而引發的股市上漲。我們預計,至 2015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成長將領先全球,並在 2014 年超
過北美。
今年令人興奮的新發展包括我們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完成了《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Global HNW
Insights Survey),並在本報告中引用了調查的結果。該調查是同類調查中規模最大和最全面的,提供了亞
太區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方面重大問題的直接見解。
在分析亞太區富裕人士的看法時,我們考察了他們對財富管理各個方面的信任度和信心水準,包括對與其
合作的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以及為財富管理業提供支援的監管機構及金融市場的看法。令人鼓舞的是,
我們發現,在財富管理業的所有方面,亞太區富裕人士(不包括日本)的信任度均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的
平均水準。
面對區內財富管理業的迅速發展,我們還深入考察了亞太區富裕人士的特定行為和偏好。我們探討財富管
理師與富裕人士彼此間關係的細微之處,譬如富裕人士對於不同類型的財富管理服務和交付方式的看法。
我們發現,世界其他地區和亞太地區的富裕人士在對待財富管理方面態度迥異。例如,亞太區的富裕人士
認為他們的需要比世界其他地區的富裕人士更為複雜,需要更多有關家庭財富而不是個人財富的建議。此
外,他們更喜歡與一間財富管理公司內的多位專家合作,並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所有這些結果,包括對各國的具體分析,對力求在亞太區擴大產品和服務的財富管理企業而言,都具有重
要的意義。我們希望本期最新的報告有助於您全面理解亞太區富裕人士的普遍行為和看法。隨著亞太區富
裕人士市場的日益壯大,我們相信我們的研究結果將為財富管理企業的全球和區域策略提供有益的指引。
一如以往,很榮幸為各位提供我們最新的研究結果。
前言
Jean Lassignardie
全球銷售及市場部主管
全球金融服務部
凱捷
M. George Lewis
全球主管
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和加拿大皇家銀行保險部
加拿大皇家銀行
1
所謂富裕人士,是指至少有 100 萬美元資產可供其用於投資的人士,不包括主要住房、收藏品、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等。
2013 亞太財富報告4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
的財富刷新紀錄
ƒ 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雙雙達到創記錄
的高位,推進了全球的成長。受區內穩健成長的推動,尤
其是香港和印度,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延續長期
以來出色的成長勢頭。自從 2007 年以來,亞太區的富裕
人士人口增加 31%,財富成長 27%,分別比世界其他地
區高出 14% 和 9%。然而,2012 年北美的富裕人士人口
成長強勁,令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從 2011 年的高居榜
首滑落至第二位。
ƒ 大部分亞太區的主要市場實現了雙位數的成長,而其他地
區的成長率則參差不齊。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成長最強勁
的區域主要是以服務業和製造業為基礎的經濟體,包括新
加坡、香港、韓國以及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印度、印尼
和泰國。擁有區內過半富裕人士人口的日本則成長較為
溫和。
ƒ 亞太區最早在 2014 年即可能躍升為全球最大的富裕人
士財富市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成長主要是受亞洲
新興和成熟(工業化和新興工業化)2
市場收益所推動,
預期到 2015 年兩個市場的年成長率將分別達到 10.9%
和 9.7%。
2
亞洲新興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和泰國,而亞洲成熟國家和地區則包括亞洲的工業化經濟體(包括日本、澳洲和紐西蘭)以及亞洲的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包括新加坡、香港、臺灣和韓國)。
剩下的包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緬甸、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和越南被歸類為其餘亞洲國家。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市場成長強勁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的強勁成長勢頭在 2012
年依然不減。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口及其財富均大幅
成長,延續亞太區的整體成長趨勢,近年來這一趨勢
推動了全球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大幅增加。儘管在
2012 年,由於曾長期位居榜首的北美富裕人士的人口
反彈,亞太區喪失了富裕人士人口第一的位置,但在
強勁的成長勢頭帶動下,預期最早在 2014 年之前亞太
區有望恢復龍頭位置。
2012 年,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增加 9.4% 達到 368 萬
人,超過全球 9.2% 的成長率(見圖 1)。在亞太、歐
洲和北美的主要財富市場中,亞太區的成長僅次於北
美,後者的富裕人士人口增加 11.5%,達到 373 萬人。
鑒於近年來亞太區的勢頭強勁,相信 2012 年相對於北
美的成長放緩只是暫時的。2010 年,亞太區的富裕人
士人口首次超越歐洲,次年,超過長期以來的領袖北
美。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成長一直長盛不衰:2007
年至 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 5.6% 的複合年成
長率,是北美 2.5% 和歐洲 2.2% 的兩倍以上。
受區內股市大幅上漲以及部分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強
勁上升驅動,區內的富裕人士財富在 2012 年成長了
12.2%,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9.3% 的平均成長率,也
遠高於全球任何其他地區的成長率。北美的成長緊隨
其後,為 11.7%。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可投資
財富達到 12 兆美元(見圖 2),僅略低於北美的 12.7
兆美元。過去 5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不斷持續
成長,複合年成長率達到 4.9%,遠超過北美的 1.6%
和歐洲的 0.5%。
5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的財富刷新紀錄
圖 1. 2007-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口(依市場劃分)
(千人)
0
1,000
2,000
3,000
4,000
201220112010200920082007
2011-12
9.4%
15.2%
14.0%
16.8%
12.7%
7.0%
10.3%
35.7%
22.2%
10.9%
15.1%
14.3%
4.4%
1,517
413
169
118
123
149
96 78
71
24
44
1,366
364
129
105
84
138
37
19
42
61
58
1,650
154
477
174
127
127
82
83
24
76
50
1,739
535
193
146
153
101
99
94
166 30
58
1,822
562
180
144
126
84
173
91
89
1,902
643
207
160
153
114
197
95
101
65
73
32
38
其他市場
印尼
泰國
印度
韓國
澳洲
中國
日本
香港
新加坡
臺灣
亞太區
% 變化百分比
280萬
複合年成長率2007-2012:5.6%
240萬 300萬 330萬 340萬 370萬
富裕人士
人數
亞太
(日本除外)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與百分比加總後可能與實際總數有異。其他市場包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緬甸、紐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和越南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圖 2. 2007-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依市場劃分)
(十億美元)
0
3,000
6,000
9,000
12,000
201220112010200920082007
其他市場
印尼
臺灣
香港
印度
澳洲
中國
日本
新加坡
韓國
泰國
亞太區
% 變化百分比
2011-12
12.2%
16.8%
15.3%
17.9%
7.0%
19.3%
11.8%
11.5%
37.2%
23.4%
15.5%
15.6%
5.2%
複合年成長率2007-2012:4.9%
9.5 兆 7.4 兆 9.7 兆 10.8 兆 10.7 兆 12.0 兆
2,109
3,815
540
437
523
386
319
807
225
234
85
3,179
1,672
380
310
272
276
671
181
176
190
61
3,892
2,347
519
477
379
369
340
749
232
264
80
4,135
2,657
582
582
511
453
396
272
302
829
100
4,231
2,706
542
477
408
439
381
298
279
840
106
298
4,452
3,128
625
589
560
489
426
355
969
125
富裕人士
可投資財富
亞太
(日本除外)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與百分比加總後可能與實際總數有異。其他市場包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緬甸、紐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和越南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6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亞太各市場富裕人士的成長程度不盡
相同
2012 年,所有亞太市場的富裕人士人口及財富全面實
現成長,但成長程度各不相同。繼 2011 年大幅下跌
後,香港和印度的富裕人士人口漲幅最大。前者的富
裕人士人口增加 35.7%,而財富增加了 37.2%;後者的
富裕人士人口增加 22.2%,而財富增加 23.4%。去年,
在全球富裕人士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市場中,只有美國
和瑞士的富裕人士人口也實現了雙位數的成長。
在亞太區,日本和臺灣是唯一兩大成長未達雙位數的
市場,其中日本的富裕人士人口成長了 4.4% 而臺灣為
7.0%。亞太區成長率的分化表明了各國之間存在廣泛
差異,包括經濟政策、改革的步伐、監管動態以及投
資者的偏好及行為等。
儘管長期以來,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一直集
中在日本,但 2007 年以來,成長最強勁的市場是亞洲
新興市場。過去 5 年,亞洲新興經濟體富裕人士財富
的成長遙遙領先,其中泰國年化成長率為 9.5%、中國
8.2%、印尼 8.1% 以及印度 6.2%。這些複合年成長率
是亞洲工業化經濟體(日本 3.1%,澳洲 3.0%)的兩到
三倍以上(見圖 3)。2007 年到 2012 年,香港的富裕
人士財富經歷了強勁成長和大幅下滑的起伏,整體的
成長率最低。
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的成長路徑與富裕人士財富的成
長軌道相近,自 2007 年以來年化成長率最高的也是區
內的新興亞洲市場,其中泰國為 10.6%,印尼 9.8% 以
及中國 9.2%。儘管亞洲部分成熟經濟體的成長強勁,
但香港富裕人士人口的複合年成長率落後,為 3.4%。
即便如此,香港作為離岸資金的目的地仍然極富吸引
力,可從與中國的密切聯繫中受益,而中國的經濟成
長迅速,資產價值不斷增加,料將推動其財富不斷
增加。
圖 3. 2007-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的複合年增長率
(%)
日本
中國
澳洲
印度
香港
新加坡
韓國
泰國
臺灣
印尼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12%
世界其餘地區平均水準 (1.8%)
= 1兆美元
示例圈
世界其餘地區平均水準(2.6%)
富裕人士財富2007-2012年複合年成長率
富裕人士人口2007-2012年複合年成長率
注:圓圈大小代表 2012 年富裕人士財富的規模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72013 亞太財富報告
過去 5 年,印尼的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成長一直十分
搶眼。2012 年,其富裕人士人口成長 16.8%,僅次於
香港和印度,位列第三。良好的基本面,包括 GDP
成長穩健和消費者需求強勁均推動印尼的富裕人士人
口增加。
儘管近年來成長有所落後,但日本的實力仍然不容小
覷。日本的富裕人士佔亞太區的 51.7%,相比之下,
中國僅為 17.5%,而澳洲為 5.6%。日本的成長緩慢但
穩定,自從 2008 年以來,其富裕人士人口穩步增加,
即便 2011 年在多個其他市場下滑的情況下,日本仍然
保持成長。然而,日本在富裕人士市場的主導地位逐漸
削弱;其富裕人士人口的整體份額從 2011 年的 54.1%
下降到 2012 年的 51.7%。
亞太區超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成長
超過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
經過 2011 年的下滑之後,亞太區的超富裕人士(可
投資資產超過 3000 萬美元)的人口和財富成長爆棚,
遠超其他地區超富裕人士的成長。2012 年,亞太區
超富裕人士的人口增加 15.4%,高於世界其他地區的
9.7%。此外,其財富增加 17.8%,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的 9.4%(見圖 4)。
超富裕人士的成長也快於區內中等和鄰家百萬富翁的
成長。中等百萬富翁(資產達到 500-3000 萬美元的
人士)的人口和財富成長 12%-13%,而鄰家百萬富翁
(資產達到 100-500 萬美元的人士)的人口和財富成
長均為 9%。
圖 4. 2012 年亞太富裕人士人口的構成(財富等級)
注:由於取整之故,圖中數字和引述的百分比加總後可能與實際總數有異
資料來源:凱捷公司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富裕人士人數 —
2012 年
2.5 萬
(占總數的 0.7%)
3000 萬美元以上
超富裕人士
500 萬 - 3000 萬美元
中等百萬富翁
100 萬 - 500 萬美元
鄰家百萬富翁
335.92 萬
(占總數的 91.2%)
29.86 萬
(占總數的 8.1%)
富裕人士人口成長 富裕人士財富成長
2010-2011 2011-2012
-3.9%
-1.6%
1.9%
15.4%
12.3%
9.1%
占富裕人士財富的
百分比
2010-2011 2011-2012
-5.2%
-1.9%
1.5%
17.8%
12.7%
9.4%
2012
25.7%
23.9%
50.5%
與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值存在重大差異的數字
世界其他地方
9.7%
世界其他地方
40.1%
世界其他地方
9.4%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的財富刷新紀錄
8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區內的超富裕人士(金融資產在 3000 萬美元以上
3
)
從 2012 年金融市場回報的強勁反彈中獲益幅度可能超
過其他富裕人士。我們的《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4
發現,較高等級的財富細分組別所持有的股票和不動
產的綜合比例最高(59.7%),高於 100-500 萬美元
鄰家百萬富翁的 39.7%。
全球財富細分市場的金字塔結構同樣適用於亞太地區。
儘管亞太區的超富裕人士僅佔富裕人士人口的 0.7%,
但卻擁有該細分市場超過四分之一的財富(25.7%)。
其財富份額甚至超過中等百萬富翁的 23.9%,後者佔
富裕人士市場的 8.1%。大部分富裕人士市場(91.2%)
是由「鄰家百萬富翁」構成,佔區內富裕人士財富的
50.5%。
亞太區將超越北美成為最大的財富市場
預計到 2015 年,亞太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富裕人士
財富市場,甚至可能早至 2014 年即可實現。與全球
其他地區 5.3% 的成長率相比,亞太區的財富預期將
每年增加 9.8%,至 2015 年,區內的富裕人士財富將
達到 15.9 兆美元(見圖 5)。
亞洲新興和成熟市場都將是推動亞太區財富領先成長
的主力軍。亞洲新興市場的富裕人士財富預期為每年
成長 10.9%。亞洲成熟市場的財富佔區內財富數量的
50% 以上,其成長速度同樣也可達到 9.7%。預期日本
的富裕人士財富成長將成為亞洲成熟地區財富成長的
主要動力。
日本的財富成長前景利好,原因是日本推出史無前例
的市場改革政策。日本央行開啟了大規模的貨幣刺激
措施,目的是將日本經濟拉出 15 年的通縮泥潭。這一
野心勃勃的改革預期在未來數年內將刺激日本經濟實
現超過平均水準的成長。在頗受歡迎的新政治體制的
宣導下,這一結構性改革是日本數十年來實現可持續
成長的絕佳機遇。
預期的收益將為日本投資者帶來更具誘惑力的回報,
以往,日本的投資者因將資產過高配置在現金和存款
而被視為厭惡風險。作出這些配置的原因可能是日本
的慢性通縮、低資本回報、低債券收益以及投資機會
不理想等。如果 2013 年上半年開始的上升勢頭持續,
市場前景的改善可能促使日本更多的富裕人士將資產
分配從現金轉移到股票,從而進一步刺激亞洲成熟市
場的財富成長。
3
《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的財富上限是擁有 2000 萬美元及以上的富裕人士,相當於我們所定義的超富裕人士
4
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9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圖 5. 亞太區富裕人士財富增長預測,2010-2015 年(預計)
(十億美元)
0
4,000
8,000
12,000
16,000
2015201220112010
亞洲成熟經濟體
(亞洲工業化 +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亞洲新興經濟體
亞洲其餘地區
9.7%
5.6%
10.9%
9.8%亞太區
複合年成長率
(2012-2015預測)
9.8% 年
化成長率
富裕人士
可投資財富
10.8 兆
6,457
3,612
751
6,357
3,586
762
6,942
4,197
878
9,157
5,722
1,034
10.7 兆 12.0 兆 15.9 兆
世界其餘地區複
合年成長率 5.3%
注意: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與實際總數有異。亞洲成熟經濟體包括工業化經濟體(含日本、澳洲和紐西蘭)和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含新加坡、香港、臺灣和韓國);
亞洲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和泰國。亞洲其餘地區包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緬甸、紐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和越南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的財富刷新紀錄
2013 亞太財富報告10
亞太區仍然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2012 年期間,亞太國家的決策者共同為促進成長作
出了很大的努力,為亞太區繼續成為全球成長最快
的地區奠定了基礎。其 GDP 成長為 5.5%,遠超全球
的 2.2%。然而,這兩個資料都反映出下跌趨勢,凸
顯全球經濟持續面臨的挑戰。在全球 GDP 成長放慢
的背景下,亞太區 2012 年的成長率同樣從 2011 年的
6.5% 和 2010 年的 8.4% 有所下滑,而全球的 GDP 成
長 2011 年和 2010 年分別是 2.7% 和 4.0%(見圖 6)。
近三分之二的主要亞太經濟體 2012 年的 GDP 成長放
慢,儘管當地政府推出政策以增加國內需求。亞洲工
業化國家,如日本、澳洲和紐西蘭的 GDP 成長率從
一年前開始溫和成長,而亞洲新興國家泰國創下區內
最高的 GDP 增速,2012 年實現成長 6.5%,遠高於
2011 年 0.1% 的微弱成長。泰國的 GDP 成長主要受
政府支出推動,目的是刺激經濟從 2011 年嚴重的洪
災中復甦。此次洪災造成的經濟破壞和損失估計達到
450 億美元。同樣,亞洲工業化國家也受益於日本、
澳洲和紐西蘭對災後重建地區的相關投資。此外,由
於日本央行推出積極的貨幣刺激措施,亞洲工業化國
家的公共和私人消費增加(見圖 7)。
ƒ 亞太區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在全球仍足以傲視群
雄,但較 2011 年有所放緩。亞太區 5.5% 的穩定成長率
輕鬆超越全球僅 2.2% 的成長率。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中國
對整體的成長功不可沒。雖然中國的經濟放慢,但 2012 年
年中避免了市場普遍擔心的硬著陸,隨後有所復甦。此外,
亞洲工業化國家頂住了區內成長放緩的勢頭。日本的成長
從一年前開始大幅增加,得益於 2011 年毀滅性的自然災
害之後政府為重建基礎設施而大幅支出。
ƒ 區內刺激國內需求的舉措預期將抵消出口成長放慢的影
響。鑒於全球成熟經濟體在金融危機之後元氣大傷,成長
緩慢,亞太政府採取大膽舉措,在國內構建以消費者為導
向的經濟。這些舉措,加上低通脹的環境,將逐步穩定區
內 GDP 放慢成長的步伐。
ƒ 直至 2014 年 , 亞太區有可能再次在全球經濟成長中獨領風
騷。2012 年年底,隨著全球的波動性降低,吸引投資者
的資本並刺激市場的反彈,亞太區的成長勢頭有所恢復。
儘管此後的勢頭有所減弱,但 2013 年的 GDP 成長預計為
6.6%,是全球成長率 2.5% 的兩倍以上,預期 2014 年將
進一步增加到 6.8%。不過,這一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
中國的表現,而中國未來幾年可能會受制於信貸成長放慢
的影響。
身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
的 GDP 成長回升
11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 GDP 成長回升
圖 6. 2010-2012 年部分亞太經濟體的實際 GDP 增長率
(%)
-5
0
5
10
15
20112010 2012
亞洲新興經濟體 亞洲工業化經濟體亞洲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複合年成長率
2007-2012
8.3%
2012
年成長
7.1%
複合年成長率
2007-2012
3.0%
2012
年成長
1.7%
複合年成長率
2007-2012
0.3%
2012
年成長
2.3%
紐西蘭澳洲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臺灣印尼泰國印度中國亞太區
(日本除外)
全球
成長率
4.0
2.7
2.2
8.4
6.5
5.5
10.4
9.3
7.8
10.5
6.4
5.2
6.2 6.2
6.5
10.8
4.1
1.3
14.5
5.5
1.3
6.8
1.5
4.9
6.3
3.7
2.0
4.7
2.0
2.62.4
3.6
0.9
1.3
3.0
7.8
6.5
0.1
-0.5
注意:總實際 GDP 增長率是基於經濟學人智庫計算的 GDP 權重計算
資料來源:凱捷分析,2013 年;經濟學人智庫,2013 年 6 月
圖 7. 2010-2012 年,日本、澳洲和紐西蘭的總實際消費
(十億美元)
總實際消費
年同比成長
(%)
政府支出
私人消費
日本 澳洲 紐西蘭
0
400
800
3,000
4,000
201220112010201220112010201220112010
3,608
883
2,725
3,633
895
2,737
3,720
919
2,801
628
480
647
496
668
511
148 152 157
96
72
98
74
99
75
23
2011
0.7
2012
2.4
2011
3.1
2012
3.2
2011
2.0
2012
1.6
24 24
資料來源:凱捷分析,2013 年;經濟學人智庫,2013 年 6 月 3
12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另有跡象顯示,中國的經濟日趨平衡和成熟,其經常
帳盈餘佔 GDP 的百分比從 2011 年的 2.8% 和 2007 年
的超過 10% 下降到 2012 年的 2.6%。這一趨勢表明,
中國正逐步從出口導向型經濟轉變為內需驅動型經濟。
然而,挑戰仍然存在,中國龐大的超額信貸是硬著陸
的另一大風險。即便能夠避免危機,但信貸成長逐漸
萎縮的事實將令中國的經濟受阻,雖然其成長仍大幅
超過其餘大多數的亞太經濟體。這一微妙的局勢令中
國新一屆的領導人面臨巨大的壓力,需要在促進成長
和抑制風險之間達成適當的平衡。
2012 年,印度的成長同樣令區內的整體成長率受到
限制。由於投資停滯、經常帳赤字上升和盧比貶值,
其 GDP 成長創十年來的最低。印度一度被視為能夠
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動力而被寄予厚望,但其成長潛
力未能達到預期,主要原因是政治陷入僵局,阻礙了
主要的經濟改革並打擊了投資者信心。然而,到 2012
年年末,印度政府已經開始放開其零售部門,減少燃
油補貼,並採取措施增加外國直接投資。這些努力有
可能扭轉趨勢。
區內另一個成長動力是印尼。豐富的自然資源、低廉
的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強的競爭力和強勁的國內需求,
繼續令印尼經濟大幅受益。2013 年 6 月,印尼政府透
過大幅削減燃油補貼,出重拳削減預算赤字。此舉也
將撫慰外國投資者情緒,為基礎設施的投資留出空間。
泰國 2012 年的 GDP 強勁成長 6.5%,為亞洲新興市
場國家的成長作出了貢獻。2011 年遭受重大洪災,令
泰國的成長一度滑落到 0.1% 的低水準。此後,泰國
透過重建以及拉動國內消費的成長政策,開始經濟復
甦之路。
與區內大部分主要經濟體經濟成長放慢的情況相反,
日本成為區內的成長亮點,原因是其重建投資和促進
成長的貨幣政策推動了 GDP 成長。日本央行於 2012
年 2 月將通脹目標設定為 1%,而 2013 年初則大幅調
升至 2%,目的是將日本拉出通縮。2010 年 10 月,
日本央行推出資產購買計畫,2012 年擴大到創紀錄的
5 倍,規模從最初的 35 兆日元增加到最後的 101 兆
日元 5
。
為進一步強化促進成長的承諾,日本央行 2013 年初更
推出史無前例的刺激措施,目標是在 2014 年年底之前
將貨幣基礎擴大兩倍到 270 兆日元
6
。此舉被譽為史上
最強力的貨幣刺激計畫,凸顯日本結束二十年停滯成
長的堅強決心。貨幣供應增加的同時導致日元兌美元
匯率在 2012 年下跌 9.9%,2013 年初下跌超過 20%,
增加了日本的競爭力並推動了出口。
政府支出同樣推動日本的成長。至 2015 年,日本將
投入 2,650 億美元進行重建,以促使經濟從 2011 年受
到的自然災害中加速復甦
7
。日本的刺激措施和美國及
歐洲政府的減債措施相反,而由於其經濟規模巨大,
相對全球其他地區,這些措施在 2012 年亞太經濟成長
中扮演了重大的角色。截至 2012 年年末,日本的 GDP
扭轉 2011 年 0.5% 的負成長,實現了 2.0% 的成長。
國內需求也增加了 2.8%,而一年前僅為 0.4%。緊隨
大幅成長的泰國之後,日本創下區內最快的成長速度。
亞太區大部分其他主要市場的 GDP 自從 2010 年以來
繼續放緩成長。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的 GDP 成長超
過預期,但從一年前下降,帶動整個區域的成長率下
滑。在經過多年快速的經濟成長之後,市場開始擔心
中國經濟可能大幅放慢或甚至陷入衰退,因為政府正
在努力抑制通脹。最終,中國實現了軟著陸。其 GDP
成長 7.8%,低於 2011 年的 9.3%,這一增長強度足以
避免陷入困境,但又有所抑制,以防止出現通脹。相
比之下,其他亞太區的成長率僅為 3.8%(日本除外)。
5
BOJ accepts inflation target to fend off legal revisions, 朝日新聞,2013 年 1 月
6
BOJ to pump $1.4 trillion into economy in unprecedented stimulus, 路透社,2013 年 4 月
7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 two years on, Reliefweb.com, Reliefweb.com,2013 年 3 月
132013 亞太財富報告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如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 2012
年的成長不盡人意,僅為 1.7%,略超過 2007 年至
2012 年複合年成長率 3.0% 的一半。由於嚴重依賴出
口,歐元區需求下滑、中國經濟放慢以及美國復甦仍
然疲弱,導致這些國家和地區遭受重創。臺灣 2012
年的商品和服務出口僅成長 0.1%,遠低於 2011 年的
4.4%。韓國方面,貨幣大幅升值令出口雪上加霜。然
而,由於美國的成長持續以及歐洲的形勢緩慢好轉,
這些經濟體於 2013 年開始復甦。
在亞洲工業化國家內,澳洲和紐西蘭則從相對強勁的
出口中獲益。鐵礦石和煤炭產能增加,有助於澳洲的
礦物出口,而乳製品和林業產品的出口增加,則令紐
西蘭受益。但是,對這兩個國家的前景要謹慎看待。
隨著商品價格停滯,中國需求消退,會令兩國的成長
前景蒙上陰影。
股市和房地產是亞太區財富成長的主
要動力
股市和房地產佔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財富組
合的近半壁江山。2012 年上半年,由於歐洲宏觀經
濟問題的擾攘、美國出現成長放慢的跡象以及中國經
濟可能出現硬著陸,導致不確定性加劇,股市下跌。
然而,下半年由於部分擔憂消退,以及決策者開始多
方採取措施刺激經濟成長,市場反彈。(見圖 8)。
MSCI AC 亞太指數在經歷 2011 年的慘澹表現(下跌
17.3%)之後,2012 年上升 13.6%。
在亞太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中,新加坡的股市收益率漲
幅最大(26.4%),其次是香港(24.4%),再其次是
韓國(20.2%)和臺灣(13.4%)。亞洲新興市場最大
的經濟體印度和中國的股市分別上漲 23.9% 和 19.0%。
日本股市也表現不俗,收益率成長 5.8%,原因是年末
安倍晉三在 2012 年 12 月當選後,政治前景變得十分
樂觀。
圖 8. 2012 年 MSCI 亞洲國家指數值
0
100
110
120
130
140
12月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5月 6月
2012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每月指數值(2011年12月31日基準重新調整為100)
成長
(2011)
成長
(2012)
新加坡 (21.0%) 26.4%
香港 (18.4%) 24.4%
印度 (38.0%) 23.9%
韓國 (12.8%) 20.2%
中國 (20.3%) 19.0%
臺灣 (23.3%) 13.4%
全球 (7.6%) 13.2%
除外) (16.2%) 5.8%
資料來源:凱捷分析,2013 年; http://www.mscibarra.com/products/indices/performance/regional,2013 年 3 月獲取
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 GDP 成長回升
14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8
http://asianbondsonline.adb.org/regional/data/bondmarket.php?code=Asian_Local_bond_RI, 2013 年 8 月獲得的資料
9
http://www.bloomberg.com, 2013 年 8 月獲得的資料
10
全球對沖基金報告,Preqin,2013
11
http://www.investing.com/commodities/gold, 2013 年 8 月獲得的資料
除了對沖基金外,黃金價格連續第 12 年上漲,但 7.1%
的增幅不及 2011 年的 10.0%11
以及白銀的 9.2%。然而
2013 年上半年,由於全球通脹前景穩定,黃金作為通
脹對沖工具的價值消退,金價大幅下跌。2012 年,商
品的表現略好於 2011 年,但由於新興經濟體的需求
放慢,仍然面臨困境。2012 年,道瓊-瑞銀商品指數
(Dow Jones-UBS Commodity Index)從 2011 年的下跌
13.4% 縮小到僅下跌 1.1%。油價下跌 7.1%,主要原
因是整體經濟活動放慢以及美國的國內產量增加。天
然氣價格成長 5.7%,原因是 2011 年價格下跌促使消
費者將天然氣作為石油的替代品。最後,由於新興經
濟體的需求增加,小麥和玉米價格大幅反彈。小麥價
格上升 5.6%,而 2011 年是下跌 33.8%;玉米價格上
升 23.9%,而 2011 年僅成長 1.1%。與此同時,2012
年大部分亞洲貨幣(印度和日本除外)兌美元均上漲。
預期至 2014 年,亞太區將領先於全球
經濟成長
由於亞太各國中央政府採取措施振興消費需求,以及
全球波動性減少,投資者的興趣逐步增強。歐洲央行
和美聯儲在 2012 年下半年的重大舉措,為全球市場
注入新的信心,全球風險隨之減少。結合亞太區的正
面走勢,全球風險減少令亞太區下半年的波動性減低。
因此,亞太股市年中大漲,彌補了上半年的不足之勢。
為了進一步刺激成長,全球的決策者加大力度利用多
種工具,包括擴張性貨幣政策以及大規模的城鎮化計
畫。儘管美聯儲已經宣佈,隨著美國的經濟改善,有
意逐步退出刺激方案,但英格蘭銀行和歐洲央行繼續
大力促進成長。在亞太區,日本央行同樣於 2013 年年
初公佈密集的貨幣刺激措施,目的是在 2014 年年底之
前將該國的貨幣基礎擴大一倍。與此同時,中國和印
度的央行將實際借貸利率維持在2007年的水準以下。
亞太區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好壞參差,但 2012 年區內總
體的房價上調。Asia-Pacific Select REIT 指數上升 28.6%
(2011 年下跌 12.2%),遠高於 2012 年的全球成長
率 18%,主要的成長來自於房屋供應滯後於需求的香
港(20.4%)和印度(6.1%)。2012 年,其他房地產
市場的成長放慢或下滑。中國、新加坡和印尼的房價
溫和下調。日本的房地產成長同樣萎縮,主要原因是
出口市場疲弱和消費者支出欠佳。
在固定收益方面,由於區內大部分本幣政府和企業債
券指數錄得正回報,2012 年投資者收益溫和上調,但
幅度不及 2011 年。所有東亞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
香港、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
的滙豐亞洲 LCY 債券回報指數
8
的成長均超過 3 個
百分點,其中印尼(13.1%)和菲律賓(8.9%)領先
2012 年的指數成長。東亞以外的澳洲方面,彭博澳
洲主權債券指數(Bloomberg Australia Sovereign Bond
Index)和彭博澳元投資級企業債券指數(Bloomberg
AUD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Index)分別大幅
成長 5.6% 和 9.7%。9
日本的回報降低但仍然為正,彭
博日本主權債券指數(Bloomberg Japan Sovereign Bond
Index)和彭博日元投資級企業債券指數(Bloomberg JPY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Index)雙雙成長 1.8%。
另類投資領域的表現不一,部分資產優於其他資產,
顯示投資類別的多樣性。2012 年,全球對沖基金實現
7.7% 的正成長,好於 2011 年的下跌 2.5%。2012 年,
亞太區的表現超過其他地區,專注於該區域的對沖基
金回報高於北美和歐洲的回報。就管理資產而言,
2012 年亞太區對沖基金的管理資產為 1,240 億美元,
包括個人和機構投資者
10
,而這些投資目前大部分來
自區內的投資者或來自對沖基金的基金。隨著投資者
對新興市場的興趣日益濃厚,預期該地區的管理資產
未來數年將迎來大幅的成長。
15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假設區內的改革持續取得進展並且沒有出現重大的經
濟災難性事件,預期亞太區在 2014 年仍將成為世界
經濟成長的引擎。儘管中國可能難以達到過去十年大
多數時間所保持的雙位數高成長水準,但預期其結構
性改革有望在 2014 年使經濟成長趨於穩定(見圖 9)。
然而,如果中央的決策者減少信貸刺激措施,成長可
能受到限制。與此同時,日本將繼續受益於大幅的刺
激措施,未來兩年保持持續一貫的成長勢頭。
儘管亞太區的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仍然嚴重依賴於外
貿,但美國持續復甦的利好和歐洲的潛在成長將為
2014 年亞太區 GDP 的穩健成長帶來支援。未來兩年,
預計亞太區的 GDP 成長率將超過 6.5%,是全球預計
成長率的兩倍以上。直至 2015 年,亞太區 GDP 的強
勁成長應將有力推動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的重
大發展。
圖 9. 2012-2014 年(預計)部分亞太經濟體的實際 GDP 增長率前景
(%)
0
5
10
2013財年2012 2014年預測
亞洲新興經濟體 亞洲工業化經濟體
2013−2014
年預測成長
(PPa
) 0.7 0.2 0.0 0.8 0.3 0.1 1.0 1.4 0.7 0.9 0.3 0.4(0.4)
成長率
2.2
2.5
3.2
5.5
6.6
6.8
7.87.87.8
5.2
6.0
6.8
6.2 6.26.1
1.3
2.9
3.9
1.3
2.3
3.7
1.5
3.9
3.2
2.0
2.6
3.5
2.01.9
1.5
3.6
2.5
2.8
3.0
2.7
3.1
6.5
5.0
4.7
紐西蘭澳洲除外韓國香港新加坡臺灣印尼泰國印度中國亞太
(日本除外)
全球
亞洲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a
PP = 百分比
注:所有 2012 年的資料來自經濟學人智庫;所有 2013 及 2014 年的資料來自一致預測
資料來源:凱捷分析,2013 年;經濟學人智庫,2013 年 6 月;一致預測,2013 年 6 月
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 GDP 成長回升
2013 亞太財富報告16
亞太區的信任度和信心水準仍然高企
信任度是金融系統賴以存在的基礎,亞太區的信任度
普遍很高。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表示,去
年他們對財富管理業各方面的信任度甚至有進一步增
強,無論是對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還是對市場和
監管機構,皆是如此。信心水準的增加令穩定性得以
恢復,並為行業帶來新的契機。
我們首次推出的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的《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涵蓋
4,400 名富裕人士,其中近 1,400 名來自澳洲、中國、
香港、印度、日本和新加坡,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除
其他因素外,區內信任度的演變情況(見圖 11)。這
六個國家和地區佔區內富裕人士人口的近 85% 以及
佔富裕人士財富的 82%。六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對象
包括不同年齡、性別和資產類別的各界人士,受訪者
的平均財富約為 350 萬美元。
我們發現,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直接為
其服務的實體 — 財富管理公司和私人財富管理師的
信心特別高。這一層面的互動接觸很可能源自長期的
關係,這或許是信任度高的原因:77.9% 的富裕人士
對財富管理師有著較高的信任度,而 78.8% 的富裕人
士對財富管理企業有著較高的信任度。與之相比,世
界其他地區的信任度遠低於這一水準,其中富裕人士
對財富管理師有較高信任度的比例為 65.9%,對財富
管理公司則為 66.8%。
12
本報告的其餘部分是基於《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對於這些部分,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見圖 10)。
13
對於報告的其餘部分,「世界其餘地區」是指《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所包含的除亞太區外的所有國家(見圖 10)。
ƒ 亞太區富裕人士(日本除外)12
對財富管理業所有方面的信
任程度均大幅高於全球其餘地區 13
的平均水準。亞太區(日
本除外)的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師(77.9%)和財富公司
(78.8%)的信任度很高,相比之下,世界其餘地區的富裕
人士對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的信任度則分別為 65.9% 和
66.8%。對於監管者和市場的信任程度差異甚至更大,亞太
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監管者(72.2%)和市場(69.4%)
的信任度相當高,而世界其餘地區僅分別為 38.3% 和
44.6%。亞太區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於其明年產生財
富的能力極為樂觀,約 90.5% 的人表示有信心,遠高於世
界其餘地區富裕人士的 79.9%。
ƒ 亞洲新興和成熟經濟體的富裕人士之間的信任度存在廣泛差
異。整體而言,亞洲新興經濟體印度和中國的富裕人士對財
富管理業所表示的信任感最強。在亞洲成熟經濟體市場,澳
洲富裕人士最接近全球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而日本的富裕
人士是一個顯著例外,其信任度和信心水準相比全球其餘地
區和區域的平均水準都要低很多。
ƒ 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對風險的偏好超過世界其餘
地區的富裕人士。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將 60.6%
的資產配置在高風險 / 回報的資產類別,如股票、房地產和
另類投資。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
關係奠定基礎
17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圖 10.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的地域範圍圖10 2013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的地域範圍
注:圖表上的國界為大致示意圖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亞太區
■ 澳洲
■ 中國
■ 香港
■ 印度
■ 日本
■ 新加坡
圖 11. 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關係和行業基礎設施的信任度,2013 年第 1 季度
(%)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關係表示信任的百分比%
富裕人士對行業基礎設施表示信任的百分比%
日本
(49.1%)
香港
(77.0%)
新加坡
(85.0%)
印度
(95.7%)
世界
其他地方
(79.9%)
澳洲
(81.9%)
圓圈大小(和百分比數字)代表對下一年產生
財富能力表示有信心的富裕人士的比例
中國
(95.2%)
注:對財富管理關係的信任值是對財富管理師和財富管理企業信任值的平均水準。對行業基礎設施的信任值是對金融市場和監管者的信任值的平均水準。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世界其餘地區
■ 比利時
■ 巴西
■ 加拿大
■ 法國
■ 德國
■ 義大利
■ 墨西哥
■ 荷蘭
■ 俄羅斯
■ 南非
■ 西班牙
■ 瑞士
■ 阿拉伯聯合
酋長國
■ 英國
■ 美國
18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近年來,由於金融危機的陰霾不散,全球各地富裕人
士對於支援財富管理業的基礎設施(金融市場和監管
者)的信心水準有所下降。然而,亞太區(日本除外)
富裕人士卻保持著遠超世界其餘地區富裕人士的正面
態度。72.2% 的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監管
機構的信心很高,較去年增加 3.7%,而 69.4% 的富
裕人士對金融市場的信心很高。相比之下,世界其餘
地區的平均水準則低得多,亞太地區以外僅 38.3% 的
富裕人士信任監管機構,44.6% 的富裕人士信任金融
市場。
富裕人士對明年產生財富的整體能力所具有的信心,
是我們所考察的信心水準的最後一個維度。儘管這一
指標很可能主要受富裕人士對經濟和商業前景的信心
所推動,但也提供了可以管窺富裕人士對整體財富管
理業態度的一個指標,包括對財富管理的建議和推薦
意見、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及行業實踐的透明度和
公平度。在這點上,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
前景極為樂觀,90.5% 的富裕人士對其直至 2014 第 1
季度產生財富的能力表示有信心,大幅超過世界其餘
地區的 79.9%。
在全球經濟下滑期間和之後,對世界金融系統和市場
的信任度遭到侵蝕,因此亞太區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
業各方面的高度信心顯得十分重要。信任是財富管理
業賴以生存之基礎。缺乏信任度的富裕人士可能將更
多的財富投入其業務或房地產,或配置高比例的現金。
他們可能將其財富分散到多家公司或尋求第二意見,
從而限制財富管理師全面檢視和管理客戶財富並提供
良好建議的能力。事實上,對於希望在亞太市場進一
步謀求擴張的財富管理企業而言,亞太區已經高企的
信任度得到進一步提升,這一事實令人鼓舞。
中國、印度的富裕人士展現出的信任
度最高
儘管大部分亞太區(日本除外)的主要市場對財富管
理業的信任度和信心水準超過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
準,但各國的信任程度也各不相同。亞洲新興市場中
國和印度的經濟實力屬於區內最強的,同樣,兩國的
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業各個方面的信任度也最高。印
度 95.7% 的富裕人士和中國 95.2% 的富裕人士對於到
2014 年第 1 季度產生財富的能力具有信心,分別較去
年增加 2.0% 和 2.3%,令人注目。其中,中國的富裕
人士相比印度的富裕人士,對其私人財富管理師的信
任度更高。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新加坡和香港對財富管理業的信任
度緊隨其後。兩地對私人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的信
心水準相當(近 70%),但新加坡的富裕人士在信
任度的其他兩項指標上超過香港。新加坡的富裕人士
對監管機構和金融市場的信任度更高,或許這是因為
該國具有單一且積極作為的監管機構。香港被認為受
中國大陸政策控制。相比之下,新加坡身為獨立的國
家,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業基礎設施的信任度更高。
新加坡的富裕人士對於未來產生財富的能力,其信
心水準同樣大幅超過香港,前者為 85.0%,而後者為
77.0%。新加坡對未來產生財富前景的樂觀程度,比
2012 年第 1 季度增加了 7 個百分點,位居所有亞太國
家之冠。
192013 亞太財富報告
澳洲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業各個方面的信任度,和世
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最為接近。該國富裕人士對私
人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的信任度略低於世界其餘地
區(65% 左右)。澳洲富裕人士對於行業基礎設施的
信任度則接近 45%,略高於世界其餘地區的約 40%。
此外,澳洲富裕人士對於明年產生財富能力的信心水
準為 81.9%,略超世界其餘地區富裕人士的 79.9%。
對前景樂觀的部分原因是澳洲2012年的GDP實現3.6%
的正成長,是亞洲工業化國家中的最高者,同時也超
過全球 GDP 的 2.2% 的成長率。
日本的富裕人士自成一類,無論是相對亞太區的富裕
人士還是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他們對財富管理
師的信任度和未來產生財富的信心都要低很多。只有
約 30% 的日本富裕人士對行業的各個細分市場擁有
較高的信任度,而其對明年產生財富能力的信心為
49.1%,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的 79.9%,是該調查所
涵蓋的所有國家中最低的。儘管區內的經濟和市場前
景有所改善,但 56.4% 的日本富裕人士表示,資本
的安全性和控制風險十分關鍵,而亞太區其餘地區
的這一比例為 40.2%。
日本的信心水準低下,加之富裕人士的避險情緒較
普遍,這對財富管理公司構成特殊的挑戰。相比其
他市場,日本富裕人士極為偏向保守型投資。他們
近半數的金融資產(49.4%)是現金和存款,而其他
主要亞太市場的現金和存款配置是 20% 到 30%(見
圖 12)。然而,鑒於日本的長期慢性通縮,高配現
金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於大量資產配置為現金,約 2.2 兆美元的巨量財
富在市場外靜觀,也落在高價值財富管理服務的視
野之外。在亞太區的所有市場中,日本的富裕人士
數量最多,所佔財富比例最大。日本富裕人士的信
任度即便溫和上升,也能刺激大量資金重新配置進
入回報較高的投資領域。
圖 12. 富裕人士各類金融資產比例,2013 年第 1 季度
(%)
0%
20.8%
24.5%
27.6%
17.0%
10.0%
24.6%
22.7%
22.3%
16.7%
13.7%
11.9%
49.4%
22.6%
9.2%
7.0%
40.6%
19.8%
23.0%
8.2%
8.4%
19.9%
22.5%
22.5%
19.6%
15.5%
20.5%
28.7%
24.1%
14.4%
12.3%
26.5%
22.7%
17.4%
17.7%
15.8%
25.5%
22.6%
27.3%
13.6%
11.1%
25%
50%
75%
100%
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澳洲除外
另類投資a
固定收益
股票
現金/存款
不動產b
世界其他
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a
包括結構型產品、對沖基金、衍生商品、外幣、大宗商品、私募股權
b
不包括主要住宅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20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印度和澳洲的富裕人士將 20% 以上的另類投資資產
投入私募股權,高於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平均水準
17.3%。對私募股權興趣的日益濃厚,原因是出現了
超越傳統收購交易的產品,包括房地產、不良債券和
其他期權等。此外,部分國家如中國的監管者正與業
內人士合作,努力消除私募投資環境下的模糊地帶,
進一步吸引資金進入這一細分市場。
在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中,新加坡富裕人士所持有的
風險較高的資產類別稍微超過香港。新加坡的富裕
人士把財富更多地投入房地產(25.5% 對比香港的
20.5%)和股票(27.3% 對比香港的 24.1%)。相應的,
他們在安全性較高的現金和存款產品方面的配置比例
較低(22.6% 對比香港的 28.7%)。
另類投資仍然是區內最小的投資類別,但僅是小幅落
後。即便如此,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另類
投資的配置比例仍高出世界其餘地區平均水準四個百
分點。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大量使用另類投資,
表明他們對另類投資資產類別日益熟悉。此前相當稀
少的另類投資產品,目前在亞太區(日本除外)財富
管理公司的產品中越來越普遍。
亞太富裕人士的投資更具全球多樣化
大部分的亞太區富裕人士將其主要的資產投資在鄰近
地區(見圖 13),這一點與全球的趨勢一致,原因
是美國和歐洲的經濟體繼續停滯,而香港和新加坡等
財富中心日趨成熟。和其他地區的市場相比,亞太區
的經濟成長前景更為理想,具有提供更高潛在回報的
優勢。儘管如此,香港(37.9%)、中國(34.3%)、
印度(31.7%)和新加坡(26.2%)投資在本地區外的
資產仍超過世界其餘地區 23.6% 的平均水準。
亞太區富裕人士較世界其餘地區更為
積極
除日本外,亞太區富裕人士的投資傾向比世界其餘地
區的富裕人士略顯更為積極。亞太區(日本除外)的
富裕人士將 60.6% 的資產配置在風險 / 回報較高的資
產類別,如股票、房地產和另類投資。他們更多投資
於房地產(24.6%,或較世界其餘地區高 3.8%)。此
外,他們還更多地投入另類投資,這可以被視為風險
最高的投資類別。13.7% 的配置比率較世界其餘地區
的平均水準高 3.7%。伴隨這類投資的是對現金 / 存款
和固定收益的配置較少,低於世界其餘地區(39.4%
對比 41.5%),對股票的配置也較低(22.3% 對比
27.6%)。
對房地產配置較高,部分是受澳洲富裕人士的投資推
動。他們把 40.6% 的資產投資於房地產,接近世界其
餘地區平均水準的兩倍,遠高於印度的 26.5%,而印
度的配置比例是區內第二高。由於大量投資於房地產,
澳洲富裕人士對其他資產類別的投資相比世界其餘地
區的平均水準更低。例如,現金和存款產品僅佔其組
合的 19.8%(而世界其餘地區為 24.5%)。
亞洲新興市場中國和印度的富裕人士對投資另類投資
產品表現最為滿意,分別是 15.5% 和 15.8%,而世界
其餘地區是 10.0%。中國的富裕人士更傾向於另類投
資,部分原因可能是對這些資產類別的概念日益瞭解,
而且在目前已有改善的監管框架下,管治也更趨完善。
他們對外匯、私募股權、結構性產品的興趣尤其濃厚,
因為各財富公司繼續擴大其產品平台,以適應市場蓬
勃發展的需要。
21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區域資產配置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國內和國際市場
的實力和規模、產品的成熟度、對多樣性的需求、匯
率的波動性,以及投資境外或地區外市場的總體自在
感。展望未來,在構建其投資組合時將眼光投向海外
的富裕人士,最有可能獲益於其他市場的成長機遇。
作為全球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和香港的富裕人士繼續
從這一優勢中獲益,因為兩地的全球性投資非常普遍
和便捷。中國富裕人士的國際投資比例可以和區內其
他富裕人士媲美,這或許顯示中國政府對境外投資的
監管逐步放寬,以及境內投資者對國內無法獲得的投
資選擇的需求益增。流動性過多也促使中國的富裕人
士近年來將資金部署海外,尤其是全球房地產市場。
圖 13. 富裕人士按地區的財富分配比例,2013 年第 1 季度
(%)
亞太
(日本除外)
84.1%
亞太
(日本除外)
59.1%
亞太
(日本除外)
56.5%
亞太
(日本除外)
68.1%
亞太
(日本除外)
11.3%
亞太
(日本除外)
62.7%
北美
4.7%
北美
10.0%
北美
11.9%
北美
8.0%
北美
6.5%
北美
5.5%
歐洲
6.5%
歐洲
12.1%
歐洲
13.9%
歐洲
10.5%
歐洲
4.0%
歐洲
10.7%
日本
1.5%
日本
6.6%
日本
5.6%
日本
5.7%
日本
74.0%
日本
5.6%
拉丁美洲
1.2%
拉丁美洲
3.8%
拉丁美洲
4.4%
拉丁美洲
3.0%
拉丁美洲
2.2%拉丁美洲
4.5%
中東和非洲
2.0%
中東和非洲
8.4%
中東和非洲
7.7%
中東和非洲
4.9%中東和非洲
2.0%
中東和非洲
11.1%
澳洲 中國 香港
印度 日本 新加坡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22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14
TEFAF 馬斯特里赫展會。(14/03/2013)。中國藝術品銷售下跌 24%,美國重新贏回世界最大市場的地位 [ 新聞稿 ]。
15
https://www.artbasel.com/en/About-Art-Basel/History,2013 年 8 月獲得的資料
16
TEFAF Announces opportunity to expand into China,TEFAF,2013 年 3 月
17
Christie’s to hold auction in Shanghai,佳士得,2013 年 4 月
亞太富裕人士青睞珠寶、寶石和手錶
珠寶、寶石和手錶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富裕人士最為喜
歡的嗜好投資。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這方面
的偏好略勝一籌,2013 年第 1 季度,他們對此類嗜好
投資的比例是 33.5%,較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高
出近兩個百分點(見圖 14)。印度的富裕人士尤其醉
心於此,此類嗜好投資佔 44.3%。
收藏品(包括錢幣、葡萄酒、古董等)逐漸成為亞太
區(日本除外)第二大最受歡迎的嗜好投資市場,吸
納了富裕人士 23.0% 的投資。高端奢侈藏品,包括船
艇、汽車和飛機同樣大受歡迎,佔比為 16.8%。日本
方面,奢侈藏品的吸引力最大,佔嗜好投資的 29.7%,
幾乎超過珠寶、寶石和手錶的投資,並遠超其他嗜好
投資類別。在奢侈品市場上,擁有遊艇成為身份的象
徵而在亞洲日益受到追捧。
藝術品吸引了富裕人士 17.3% 的投資,略低於世界其
餘地區的平均水準。澳洲的富裕人士最為熱衷藝術品
的投資,配置比例為 20.8%。儘管金融危機之後,中
國一度推動了全球藝術品市場的復甦,但去年這一勢
頭有所減弱。直至 2011 年,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勢頭
兇猛,曾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和古董市場。
但 2012 年,主要由於估值問題,中國的藝術品銷售
大跌 24%,美國重新奪回最大藝術品市場的寶座。14
儘管成長回調,但亞太區藝術品市場的其他方面繼續
保持成長勢頭。巴塞爾藝術展 (Art Basel) 是邁阿密及
其命名城市巴塞爾的著名展會,2013 年首次在香港設
展,為展示區內的藝術家提供了新視窗
15
。另一個著
名的藝術品和古董展會 TEFAF 目前正在與蘇富比合
作,在中國籌建高端藝術展
16
。2013 年 4 月,佳士得
成功獲頒牌照,從 2013 年秋季開始在上海舉行拍賣
會
17
,這將為亞太的收藏者提供更直接地接觸佳士得
全球網路的機會。
圖 14. 富裕人士對嗜好投資的配置,2013 年第 1 季度
(%)
0%
31.4%
18.2%
16.5%
6.7%
27.1%
33.5%
17.3%
16.8%
9.4%
23.0%
30.8%
12.2%
29.7%
11.8%
15.4%
29.0%
20.8%
19.3%
4.7%
26.2%
31.8%
18.2%
16.0%
10.2%
23.9%
34.6%
12.1%
13.4%
12.9%
27.0%
44.3%
13.2%
20.6%
9.4%
12.4%
35.4%
16.3%
14.5%
9.3%
24.5%
25%
50%
75%
100%
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澳洲除外
其他收藏品b
運動投資a
奢侈品收藏c
藝術品
珠寶、寶石和手錶
世界其他
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a
“運動投資”代表運動隊伍、帆船、賽馬等
b
“其他收藏品”代表錢幣、葡萄酒、古董等
c
“奢侈品收藏”代表汽車、船艇、飛機等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
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23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亞太區的財富成長加速,加上喜歡留下遺產的天
性,推動更多的當地富裕人士將財富分配到各類慈
善目的性投資當中。儘管這在亞洲仍然是一個相對
新生的概念(當地的施善仍然是以非正式的慈善活
動、稅收獎勵式的給予和捐贈為主),但來自西方
國家的啟示以及區內越來越多較為年輕的富裕人士
加入,支援慈善事業的發展以更具條理性的方式利
用財富來產生社會影響。
儘管區內存在特殊的挑戰(包括社會和法律障礙),
可能令成長放慢,但慈善事業目前在亞洲的成長勢
頭良好。我們將在今後的報告中詳細談及亞太區目
的性投資的演進。
目的性投資
2013 亞太財富報告24
亞太區的財富管理日趨成熟,地位提升
歷經過去的十年,亞太區的財富管理業逐步轉變成為
一個規模更大、更為成熟而且更為精細的行業。不僅
僅是區內的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膨脹,可獲得的產品
和服務也更為廣泛。與此同時,區內創建了更為有力
的監管框架和市場結構,為財富管理業及其從業者注
入了更多的信心和信任,促進了良性的成長週期。
近年來,亞太區對全球富裕人士財富成長的貢獻令人
驚歎(見圖 15)。過去五年,亞太區佔全球富裕人士
財富成長的近一半(45.4%),而 1995 年至 2000 年,
這一比例僅為 16.0%。從 2000 年代初開始,區內的
成長潛力開始顯露頭角。2000 年到 2007 年,亞太區
佔全球富裕人士財富成長的 33.6%。
亞太區財富管理業實現強勁成長的原因眾多。首先及
最重要的是區內整體的經濟表現出色。儘管金融危機
之後,亞太區的成長跟隨世界其他地區有所下滑,但
2012 年其 GDP 成長率仍然最高。此外,亞洲新興經
濟體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過去
十年的 GDP 成長最快,為區內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
的大幅成長奠定了基礎。
ƒ 過去五年,亞太區富裕人士成為一股推動力,在全球富裕
人士的財富成長中佔據近一半比例。隨著亞太區富裕人士
市場的不斷成長,區內財富管理業加快成熟,導致為富裕
人士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更為多樣化。
ƒ 在 2013 年的全球財富報告中,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展現出
了有別於全球的行為特質,他們的需求更為複雜並且更傾
向於數位化互動。這些差異凸顯了對更為高階的產品和服
務的需要。在 2013 年的全球財富報告中,全球富裕人士
出現的共同特點包括十分關注財富的保值而不是成長,以
及希望和單一財富管理公司合作。
ƒ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根據國家的不同而展現了截然不同的行
為和偏好,部分原因是由於區內的市場結構、法規、文化
和交易行為存在廣泛的不同。其中,日本和中國及印度的
差異最為明顯,其富裕人士的偏好和行為幾乎是兩個極端。
ƒ 能夠深入瞭解當地富裕人士並結合量身定制、可擴展的價
值主張,這樣的財富管理公司往往最能夠把握成長的機遇。
財富成長的地區趨勢和客戶期望的提升,將促使在亞太區
經營的各類財富管理公司調整其服務模式,在迅速變化而
且日趨複雜的財富管理行業保持競爭力。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
成長的關鍵
252013 亞太財富報告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如本報告第 5 頁所述,從 2007 年以來,亞太區的富
裕人士人口成長了 880,000 人,而北美的成長人口不
及此一半。期間,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成長同樣大
幅飛躍,達到 2.5 兆美元,而北美不足 1 兆美元。隨
著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的崛起,北美和歐洲的財富管
理企業紛紛進入亞太市場,為區內的富裕人士帶來了
頗受歡迎的各種新產品和服務。與此同時,當地財富
管理企業開始著力於人才和實力的培養,利用與富裕
家庭和新興富裕人士的長期關係,創建自身的財富管
理業務,以便與外來的企業競爭。
亞洲財富管理業的競爭格局由三類截然不同的企業構
成:(1) 當地財富管理企業,(2) 在亞洲創建並且在亞
洲經營的財富管理企業,和 (3) 在亞洲經營但在亞洲
以外地區創建的財富管理企業。近年來,在亞洲創建
和經營的企業透過利用其亞洲的網路,得以擴大市場
份額,並在離岸市場取得了新的重要突破。然而,本
地財富管理企業繼續主導大型的在岸市場,尤其是中
國、印度和泰國,這些國家缺乏有深度的產品和服務,
存在語言局限而且監管和法律環境不完善,導致大量
富裕人士獲得的是標準化和針對富蔗大眾的服務模式。
目前,亞洲有兩大主要的服務模式:一是零售銀行主
導的模式,重點是主要服務本地的高端富蔗大眾投資
者,一是國際 / 離岸私人銀行模式,增加了複雜的信
貸服務、財富規劃和部分投資銀行關係服務,包括對
小型並購交易提供支援和進行俱樂部交易。第一個模
式實際上是消費金融的最大延伸,它是以產品為主導,
高度標準化。第二個模式從傳統的投資導向型轉變為
盈利驅動型,照顧資產較多但現金較少的富裕人士投
資者的需要,例如中國和印尼的一些富有企業家。
隨著市場的發展,監管框架和經營流程也將逐步健全。
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採取了重大步驟來實現監管
框架的現代化,努力讓新加坡發展成為區內具有吸引
力的財富管理經營中心。此外,新加坡推出了私人銀
行行為準則,要求財富管理師在向客戶給出建議之前
通過一項能力評估,藉此培養更高的財富管理標準。
這些旨在保護投資者財富的舉措,可促使業內的信任
度和信心水準的提升。
儘管區內短期和以交易為主的做法仍然非常普遍,但
監管標準和客戶期望值的提升,將使整個行業加速升
級,進而實現以諮詢為主的財富管理。
圖 15. 1995-2012 年,亞太富裕人士財富增長對全球富裕人士財富增長的貢獻
(%)
0
20
40
60
80
100
2007-20122000-20071995-2000
16.0
84.0
33.6
66.4
45.4
54.6
對全球富裕人士財富成長的貢獻%
其他地區的貢獻
亞太區的貢獻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26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調查凸顯了亞太區富裕人士需求的複
雜性和多樣性
我們首推的《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對亞太區富
裕人士的情況作了一個概括。其特點包括重視財富保
值,逐漸放棄用傳統的標準來評估投資組合的成功,
以及傾向於和一個而不是多個財富管理公司合作。亞
太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還認為,他們有著較為
複雜而不是簡單直接的需求。
根據傳統的行業慣例,富裕人士衡量其投資組合是否
成功時,主要使用的是一些相對的尺度,例如市場指
數或基準回報。現在,亞太區富裕人士(日本除外)
和全球的富裕人士一樣,評估投資組合成功與否的標
準,是其達成具體人生目標的能力,例如可以支援舒
適的退休生活、教育支出、購買度假屋或支援慈善目
標等。接近一半(43.5%)的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
目前傾向於使用這些絕對指標來評判其投資組合,僅
有 23.0% 的富裕人士仍喜歡使用相對基準。
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與單一財富管理公司
合作(49.2%)更感興趣,而不是與多個公司建立合
作關係(16.6%),這一點比世界其他地區的富裕人
士更為明顯。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更喜歡與多位專家
合作;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儘管亞太區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和世界其餘地區的
富裕人士存在共性,但也展現了很多不同的關鍵特點
(見圖 16)。在亞太區以外,和單一財富管理公司合
作的偏好與和單一聯繫人接觸的偏好密不可分。但在
亞太區(日本除外),情況卻有所不同。即便亞太區
(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傾向於和單一公司合作,但
40.1% 的富裕人士卻希望與一間公司內的多位專家接
觸,而世界其餘地區具有同樣偏好的富裕人士比例僅
為 21.7%(見圖 17)。
圖 17. 富裕人士對與單一企業和與多間企業合作的意願對比,以及對單一接觸點和與多位專家接觸的偏好對比,
2013 年第 1 季度
(%)
44.9
49.2
19.0
47.4
52.6
46.9
50.7
34.3
15.6
16.6
6.9
9.3
19.5
11.2
16.6
19.2
40.4
23.7
15.8
35.9
22.5
17.2
21.7
26.3
21.7
40.1
15.8
22.7
44.2
35.4
51.2
35.4
單一公司 多間公司 單一接觸點 多位專家
0 20 40 6060 40 20 060 40 20 0 0 20 40 60
% 受訪者 % 受訪者 % 受訪者 % 受訪者
較強的偏好
新加坡
印度
香港
中國
澳洲
日本
新加坡
印度
香港
中國
澳洲
日本
世界其他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世界其他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注:調查的問題為 10 分:請說明您對與多間管理企業合作(每間企業有一個擅長的專業領域,可以滿足您的需要)和與單一企業(全面滿足您的財務需求)合作的偏好;請說明您對
單一接觸點(處理與企業關係的各個方面)和與財富管理企業內不同專家(解決您的特定需要)接觸的偏好。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代
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
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27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圖 16. 富裕人士的行為和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
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偏好的財富管理服務
偏好的財富管理關係
偏好的財富管理方法
44.9%
單一企業
15.6%
多家企業
49.2%
單一企業
16.6%
多家企業
19.0%
單一企業
6.9%
多家企業
25.5%
定制服務
31.2%
標準化服務
42.3%
定制服務
19.2%
標準化服務
12.7%
定制服務
15.0%
標準化服務
21.7%
多位專家
40.4%
單一接觸點
40.1%
多位專家
23.7%
單一接觸點
15.8%
多位專家
15.8%
單一接觸點
26.3%
家族財富建議
36.1%
個人財富建議
47.2%
家族財富建議
23.3%
個人財富建議
12.0%
家族財富建議
23.5%
個人財富建議
24.7%
過濾的資訊溝通
36.2%
全面溝通
41.2%
過濾的資訊溝通
24.3%
全面溝通
17.5%
過濾的資訊溝通
13.8%
全面溝通
34.6%
自管投資
31.0%
專業建議
39.9%
自管投資
25.2%
專業建議
25.7%
自管投資
10.6%
專業建議
35.9%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26.2%
財務基準指標
43.5%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23.0%
財務基準指標
23.0%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8.5%
財務基準指標
21.5%
數位化接觸
36.3%
直接接觸
38.2%
數位化接觸
23.8%
直接接觸
19.6%
數位化接觸
12.8%
直接接觸
26.3%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
的做法感到不自在
33.0%
接受只推薦企業
自有產品的做法
36.4%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
的做法感到不自在
25.7%
接受只推薦企業
自有產品的做法
29.9%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
的做法感到不自在
7.0%
接受只推薦企業
自有產品的做法
21.2%
需求複雜
48.7%
需求直接
41.1%
需求複雜
31.0%
需求直接
12.2%
需求複雜
24.0%
需求直接
18.4%
定期報告
51.1%
即時 / 隨時報告
36.4%
定期報告
34.7%
即時 / 隨時報告
11.5%
定期報告
24.8%
即時 / 隨時報告
33.3%
財富保值
27.7%
財富成長
38.9%
財富保值
31.5%
財富成長
24.3%
財富保值
15.3%
財富成長
世界其他地方
方向和程度上與世界其餘地區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 更為看重 / 偏好的參數
亞太(日本除外): 日本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28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這一結果和《2011 年全球財富報告》對財富管理師的
調查結果不同,2011 年的報告認為,客戶體驗的改善,
即財富管理師作為單一聯繫人,是財富管理中最重要
的方面。儘管在世界其他地區可能確實如此,但亞太
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更看重能夠在單一公司內
直接獲得廣泛的專業意見和建議。
鑒於財富管理業最近的發展動向,這種願與單一公司
接觸的偏好是可以理解的。與單一公司合作提供了額
外的便利,尤其是在新客戶驗證的規定越來越多的情
況下。透過與單一公司合作,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可以
減少監管方面的負擔,因為與新公司建立關係牽涉到
的監管要求越來越多。此外,單一公司還有利於更全
面地對整體的風險敞口進行分析。
儘管亞太區的富裕人士表示更願意與單一公司接觸,
但這一做法在區內並不普遍。澳洲富裕人士的偏好可
能和北美的更為接近,除此之外,很多亞太的富裕人
士平均仍會和三到四家公司建立關係,而主要的關係
由其中一到兩家公司主導。即便如此,和全球的趨勢
一樣,由一間公司內的多位專業人士為亞太區的富裕
人士提供服務已然成為行業的普遍做法,在亞太區富
裕人士的財富管理需要和信貸使用日益複雜的情況
下,尤為如此。
偏好與一間公司內的多名專家合作,還可能是由於所
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日趨廣泛和複雜。此外,產品和服
務通常受不同的監管機構管轄,尤其是中國禁止財富
管理師在超出其專業領域以外的範圍提供建議或銷售
產品。總之,區內缺乏有經驗和資質的專才來滿足富
裕人士複雜的需要,也可能促使中國的富裕人士向多
位專家尋求意見。
和多位專家合作的願望凸顯了對亞太區財富管理師日
益提升的要求,即要在單一公司內提供能滿足富裕人
士全面要求的服務。對此,財富管理公司可以考慮創
建由專業人士構成的財富管理師人才庫,而不是由通
才組成的團隊,以適應亞太區富裕人士特定的偏好。
和世界其餘地區的富裕人士相比,亞太(日本除外)富
裕人士表示,其財富管理要求更為複雜。這意味著他們
需要更健全的服務,可能包括家族理財室和遺產規劃
(儘管區內存在這樣的服務,但還屬於新生事物 18
)。
接近五分之二(41.1%)的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
表示,其財富管理需求複雜,而世界其餘地區僅為五
分之一(21.2%)。同樣,近半數(47.2%)的亞太富
裕人士(日本除外)表示需要獲得家族財富的建議,
而世界其餘地區提出此要求的富裕人士僅為 26.3%。
印度、中國和香港等地對於管理較大型和較複雜關係
的要求尤為急迫。此外,過半中國(56.5%)和印度
(54.9%)的富裕人士表示,更偏好有關家族而不是
有關個人財富的建議。導致亞太區富裕人士要求複雜
的原因可能包括,亞太區企業所有權的比率較高,以
及對家族財富和繼承規劃的接受度增加。
一個相關的關鍵調查洞見是,亞太富裕人士(日本
除外)似乎願意花更大的代價獲得定制服務(見圖
18),這一點對於尋求開發新的商業模式來滿足富裕
人士更複雜要求的公司而言,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表示願意為超越標準的產
品和服務支付更高的價錢,這一點大大超過世界其他
地區(42.3% 對比 25.5%)。
願意為增值服務支付更多費用,這在中國(50.0%)
和印度(51.5%)更為顯著。事實上,這些國家相當
大部分的富裕人士(中國 27.0%,印度 37.0%)表示,
為了獲得專為其需要而定制的建議、產品和服務,他
們願意出更高的價格。這一比例在財富等級更高的富
裕人士中更為高企。財富在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
元之間的富裕人士中,表示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費用者的比例,中國是 68.0% 而印度是 57.1%。
至於在溝通偏好方面,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和世界其餘
地區存在的一個最大差異,是對數位聯繫和直接聯繫
的態度(見圖 19)。相比面對面或電話聯繫,相當大
比例的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更為看重透過線上
和移動管道與財富管理師聯繫。近 40% 的亞太富裕
人士(日本除外)將數位聯繫方式列為更重要的溝通
方式,而世界其餘地區僅有不足四分之一(21.5%)
的富裕人士如此選擇。這一點在亞太區(日本除外)
40 歲以下的富裕人士中更為普遍(46.0%),其中印
度和中國分別為 46.1% 和 42.4%。
18
The Global State of Family Offices,2012 年 8 月,凱捷
29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圖 18. 富裕人士對標準化服務與定制服務的偏好對比,2013 年第 1 季度
(%)
%受訪者
0
25
50
75
100
31.2
43.3
25.5
19.2
38.6
42.3
15.0
72.3
12.7
30.3
45.1
24.6
16.1
33.9
50.0
11.1
61.6
27.3
20.4
28.2
51.5
23.5
48.0
28.6
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澳洲除外
無特別偏好
世界其他
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願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偏好標準化服務
注:調查的問題為 10 分。請說明您對標準化服務的偏好與為了從您的財富管理師獲得定制服務而支付更多費用的意願。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
圖數字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
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圖 19. 富裕人士對直接接觸與數位化接觸的偏好比較,2013 年第 1 季度
(%)
36.3
23.8
12.8
33.3
21.2
10.1
27.2
28.3
21.5
38.2
19.6
22.7
42.4
38.4
46.1
34.3
60 40 20 0 0 20 40 60
新加坡
% 受訪者% 受訪者
印度
香港
中國
澳洲
日本
亞太(日本除外)
世界其他地方
直接接觸 數位接觸
較強的偏好
注:調查的問題為 10 分。請說明直接的個人接觸對您的重要性超過數位化接觸(網路、手機、電郵),還是數位化接觸(網路、手機、電郵)對您的重要性超過直接的個人接觸?由於
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亞太區(日本除外)
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30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有趣的是,更重視數位溝通並不意味著希望獲得即時
的報告。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於即時報告的
興趣很低,偏好者僅為 34.7%,而世界其餘地區則超
過 51.1%。同樣,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於全
面的溝通(包括交易的更新、機會、事件和新聞等)
也沒有特別的偏好。相反,他們更喜歡只獲得必要或
過濾後的溝通資訊(41.2%),而世界其餘地區富裕
人士有這一偏好的比例為 24.7%。
綜合來看,這些發現對於在區內經營的財富管理企業
有著多重意義。首先,各企業需要確保其商業模式能
夠滿足區內富裕人士需求的複雜性,及其希望在單一
企業內獲得多位專家的專業意見的偏好。亞太富裕人
士對綜合性財富規劃的要求,即提供商業和家族財富
相關的建議,要求企業培養強大的專業人才,以滿足
各種深層次的需要,例如遺產和繼承規劃等。企業可
以考慮招募擁有專業經驗的財富管理師、而不是一般
的通才來解決這一問題。
亞太富裕人士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高的費用,這一
發現對於財富管理企業而言是一個機會。他們可以探
索各類方式,包括基於費用的服務,為區內的富裕人
士提供量身定制的綜合建議。財富管理企業能有效地
向市場推出此類服務,則擴大管理資產規模和提升利
潤率的前景可期,同時也能滿足區內富裕人士的具體
需要。為此,企業還需要特別注重相關投入,在亞太
區不同的市場形成必要的規模。
最後,針對區內富裕人士的溝通偏好,企業應該準備
開發強大的數位交付管道。但同時需要留意的是,富
裕人士更多地使用這些數位管道,並不意味著已獲邀
可隨意發送未經過濾的即時溝通資訊。儘管數位化互
動的重要性加大,但亞太富裕人士對於所期望的互動
類型和數量仍然有所選擇。
在普遍存在的多樣性中,日本和中印
富裕人士之間的差異最大
儘管可以就亞太富裕人士和世界其餘地區富裕人士的
比較得出很多結論,但對亞太區也不能一概而論。畢
竟,亞太區仍然是一個由不同國家組成的綜合體,其
經濟發展水準各不相同,而且在市場結構、法規、文
化和交易行為等方面存在廣泛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
了區內富裕人士行為和偏好的顯著不同。日本和區內
的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之間存在的某些差
異最為明顯。
日本的富裕人士對於他們所獲得的財富管理服務類型
並不關心。近 65% 的富裕人士表示,對於獲得是針
對個人還是家族財富的建議沒有特別偏好。同樣,有
相似比例的人士表示,他們對其需求是屬於直接簡單
還是複雜沒有特別的看法。差不多比例的人士表示,
他們對財富是保值還是成長,也沒有特別的重心。超
過 70% 的日本富裕人士對標準服務或定制服務沒有
表示偏好,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士(12.7%)表示願意
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費用。
與此相反,中國和印度富裕人士的意見和偏好則強烈
很多。在這兩國中,認為其需要十分複雜並且要求提
供家族建議的富裕人士比例最高。此外,他們也最有
可能要求由多位專家提供建議。他們願意接受財富管
理服務,甚至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費用。
亞太區歷史悠久,文化十分多樣,這導致不同國家和
地區的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的要求出現廣
泛差異。同時,亞太區的監管框架、市場結構和商業
實踐還在不斷完善中,這又增加了其他的差異因素。
儘管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存在很多共同特點,但同時也
由於他們各自市場的單一經濟體和傳統的不同而存在
諸多差異,這一現實要求在區內經營的企業透徹瞭解
各國的財富管理偏好,有針對性地解決市場的需要。
儘管性別因素對於富裕人士的偏好影響不大 19
,但各
個財富等級間還是出現了細微的差別,其中資產在
2000 萬美元或以上的富裕人士表現出與其他等級最為
明顯的差異。此外,各國(日本除外)40 歲以下的富
裕人士有著非常相似的喜好。
19
見第 34 頁框內的文章。
312013 亞太財富報告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圖 20. 澳洲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澳洲富裕人士的偏好
與西方經濟體相近
ƒ 澳洲是亞太區唯一一
個關注財富成長的富
裕人士比例(34.1%)高於保值者(32.7%)
的國家
ƒ 該國的富裕人士認為,他們的需要較為直
接,包括管理現金、信貸和日益成長的投資
(48.3%),這一情緒在年紀較大和財富等級
較高的富裕人士中尤為強烈
ƒ 澳洲超過半數 5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以及資
產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富裕人士認為其需求簡
單直接
ƒ 澳洲偏好標準化服務的富裕人士比例在亞太區
內最高(30.3%)
ƒ 與許多其他亞太國家的富裕人士相反,澳洲的
富裕人士更喜歡單一聯繫人(35.9%)、直接
的接觸(33.3%)和即時的報告(52.2%)
圖 21. 中國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中國的富裕人士是
亞太區內對家族財
富的建議需求最高
的(56.5%)
ƒ 這一點與對定制化服務的偏好(50.0%)密切
相關,另外中國的富裕人士也願意為此支付更
多費用(27.0%)
ƒ 在擁有資產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元的財
富等級中,64.0% 的富裕人士強烈偏好針對家
族財富的建議。此外,這一財富等級中 68.0%
的富裕人士樂於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費用
ƒ 為了獲得專業化的建議,中國的富裕人士偏
好在單一財富管理企業中與多位專家互動
(44.2%)
ƒ 較為年輕的富裕人士(40 歲以下)特別喜好
與多位專家互動(47.8%),同時更為注重數
位接觸(45.4%),而不是直接接觸(22.7%)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32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圖 22. 香港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香港的富裕人士極
為看重針對家族財
富的建議(41.4%),
而且在財富等級較
高的富裕人士中,
這一比例甚至更高
ƒ 香港的富裕人士喜歡根據財務或人生目標來
判斷投資組合的成功與否(44.4%),而較
高財富等級的富裕人士可能更是如此
ƒ 香港的富裕人士認為其需求很複雜(41.4%)。
這一看法在較高財富等級的富裕人士中尤
甚,資產在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元的富
裕人士當中,有 66.7% 表示有著複雜的需求
ƒ 香港偏好和單一財富管理企業合作的富裕人
士比例較高(46.9%)
ƒ 香港的富裕人士很看重有選擇的、經過過濾
的溝通資訊(43.4%)
圖 23. 印度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印度尋求家族財富
建議的富裕人士比
例較高(54.9%),
並且認為其需求複
雜(51.7%)
ƒ 資產在 500 萬美元至 1000 萬美元(63.6%)
和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元(71.4%)的
財富等級,對於獲得針對家族財富的建議最
為偏好
ƒ 印度的富裕人士很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費用(51.5%)
ƒ 印度的富裕人士在亞太區偏好與多位專家互
動的富裕人士中比例最高(51.2%),並且
對只推薦財富管理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47.3%)
ƒ 在亞太區所有的富裕人士中,印度的富裕人士
最有可能喜歡自行管理自己的資產(47.8%)
ƒ 印度 40 歲以下的富裕人士具有兩個與眾不
同的特質:他們更為看重數位接觸,更傾向
於量身定制的服務(兩者比例均超過 50%)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332013 亞太財富報告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圖 24. 日本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對於財富管理服務,
日本的富裕人士沒
有特別的偏好,但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
士有著一些明顯的
特徵
ƒ 日本看重財富成長的富裕人士比例是亞太區
最低的(15.3%),也最少會根據財務基準
目標來衡量投資組合的成功與否(8.5%)
ƒ 只有較高財富等級的富裕人士,尤其是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元資產(40.0%)的富裕
人士,傾向於根據人生 / 財務目標來判斷投資
組合的成功與否
ƒ 在日本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中,33.3% 偏
好針對個人財富的建議;35.7% 不喜歡向其
主要推薦財富管理企業的自有產品,還有
28.9% 喜好自己管理投資
圖 25. 新加坡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新加坡的富裕人士
非常看重對家族財
富的建議(34.3%),
尤 其 是 1000 萬 美
元 至 2000 萬 美 元
組別中的富裕人士(66.7%)
ƒ 財富保值屬於優先考慮的重點,38.0% 的新
加坡富裕人士認為這很重要
ƒ 新加坡的富裕人士偏好根據人生和財務目標
來判斷投資組合的成敗(47.0%)。這對於
財富在 1000 萬美元至 20000 萬美元的富裕
人士而言(66.7%),尤其如此
ƒ 約三分之一(34.3%)的新加坡富裕人士表
示,喜歡和單一財富管理企業合作,這一比
例在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中更是接近翻倍
(62.5%)
ƒ 儘管對過濾溝通資訊的偏好不是十分明顯
(29.6%),但這一比例隨著年齡而增加,
對於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為 37.5%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34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人口特徵的差異對於富裕人士
的偏好影響較大
ƒ 60 歲及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更需要針對於個人而不是家族財富的建議。亞太區 40 歲以下的富裕人士(日本除外)
對於家族財富的建議需求更大,並且相對於直接接觸,更重視數位接觸。
ƒ 更富有的富裕人士更傾向直接、私人的接觸,並且希望獲得即時更新。根據富裕人士財富等級的不同,對於溝通
的偏好存在巨大的差異。
ƒ 區內男性和女性富裕人士的偏好大致相近,但存在某些細微的差別。新加坡的富裕人士因性別而導致的行為差異
最為明顯。
們偏好標準化的服務。對於財富在 2000 萬美元或以
上的富裕人士,42.3% 偏好標準化的服務。財富較少
的富裕人士(100 萬美元至 500 萬美元),則更偏好
定制的服務,兩者的比例幾乎相等(40.8%)。更
富有的富裕人士更喜歡最新的及時溝通(48.5%),
而較低財富等級的富裕人士則偏好經過資訊過濾的
溝通。
性別在富裕人士的偏好中影響不大,但新加坡的富
裕人士有一些比較顯著的差異,而澳洲的差異則較
小。新加坡的男性富裕人士偏好針對個人財富的建議
(35.6%,女性為 15.0%),而女性富裕人士偏好
針對家族財富的建議(42.5%,男性為 28.8%)。
新加坡的女性富裕人士非常喜歡與單一財富管理企
業接觸(42.5%,男性為 28.8%)。新加坡女性富
裕人士認為其需求複雜(52.5%)的比例是男性的
一倍以上(25.0%)。澳洲有較多的女性富裕人士
偏好針對個人財富的建議(46.3%),比例超過男
性富裕人士(35.5%)。澳洲的女性富裕人士也偏
好與單一聯繫人互動(43.9%),而男性的這一比
例為 30.2%。
在我們之前的報告中(參見《2011 年全球財富報告》和
《2011 年亞太財富報告》),我們強調了需要根據人口
特質來分析富裕人士市場。今年,利用首份年度《全球富
裕人士洞見調查》得到的結果,我們從年齡、性別和財富
幾個角度詳細分析了富裕人士的特質。
我們發現,亞太區 60 歲及以上的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
個人財富建議(28.2%)的興趣超過家族財富(15.7%)。
這一結果與直覺判斷大相徑庭,一般都認為年齡較大的富
裕人士,對與家族相關的繼承和遺產規劃更感興趣。然而,
這一年齡組別的富裕人士認同,他們的需求複雜(42.3%)。
我們發現,亞太區(日本除外)40 歲以下的富裕人士,
比較偏好針對家族財富的建議(54.5%),而較少喜歡針
對個人財富的建議(20.2%)。同樣,近半數 40 歲以下
的富裕人士(48.4%)認為其需求複雜,並喜歡與多位專
家接觸互動(48.3%)。這些較年輕的富裕人士同樣更重
視數位接觸(46.0%)而不是直接接觸(21.5%)。
更富有的富裕人士(2000 萬美元以上)認為,直接接觸
比數位接觸更重要(分別是 48.5% 和 25.8%),而 100 萬
美元至 500 萬美元的富裕人士則正好相反。此外,更富有
的富裕人士表示,只要標準化服務能滿足其所有需要,他
Asia-Pacific Wealth Report 2013 - Traditional Chinese
Asia-Pacific Wealth Report 2013 - Traditional Chinese
Asia-Pacific Wealth Report 2013 - Traditional Chinese
Asia-Pacific Wealth Report 2013 - Traditional Chinese
Asia-Pacific Wealth Report 2013 - Traditional Chinese
Asia-Pacific Wealth Report 2013 - Traditional Chinese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El Impresionismo
El ImpresionismoEl Impresionismo
El Impresionismomercedes
 
La Piedad de M. Ángel fotografiada por Robert Hupka
La Piedad de M. Ángel fotografiada por Robert HupkaLa Piedad de M. Ángel fotografiada por Robert Hupka
La Piedad de M. Ángel fotografiada por Robert HupkaXavi Villaplana
 
Psicologia del amor
Psicologia del amorPsicologia del amor
Psicologia del amorhbussenius
 
Análisis de una obra pictórica
Análisis de una obra pictóricaAnálisis de una obra pictórica
Análisis de una obra pictóricaPepe Pastor
 
Calentamiento global
Calentamiento globalCalentamiento global
Calentamiento globalfhty56umjhutf
 
Catálogo de vinhos natal (versão web)
Catálogo  de vinhos natal (versão web)Catálogo  de vinhos natal (versão web)
Catálogo de vinhos natal (versão web)Walther Freitas
 
ANALISIS SITUACIONAL DE SALUD ( ASIS) CENTRO DE SALUD LA FLOR CARABAYLLO ,LIM...
ANALISIS SITUACIONAL DE SALUD ( ASIS) CENTRO DE SALUD LA FLOR CARABAYLLO ,LIM...ANALISIS SITUACIONAL DE SALUD ( ASIS) CENTRO DE SALUD LA FLOR CARABAYLLO ,LIM...
ANALISIS SITUACIONAL DE SALUD ( ASIS) CENTRO DE SALUD LA FLOR CARABAYLLO ,LIM...Juan Manuel Rios Lujan
 
Conclusión del bloque
Conclusión del bloqueConclusión del bloque
Conclusión del bloquePatii Moreno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Fidias Arias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Fidias Arias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Fidias Arias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Fidias AriasAsdrúbal Suárez
 
Tutorial de computacion basica ii
Tutorial de computacion basica iiTutorial de computacion basica ii
Tutorial de computacion basica iijuank2206
 
Preparatoria ma rs ella
Preparatoria ma rs ellaPreparatoria ma rs ella
Preparatoria ma rs ellamarsellaags
 
Universidad regional y desarrollo endogeno casanare
Universidad regional y desarrollo endogeno casanareUniversidad regional y desarrollo endogeno casanare
Universidad regional y desarrollo endogeno casanareDaniel Lozano Flórez
 
PR Newswire - Emerging Media, Where are today? Where are we going?
PR Newswire - Emerging Media, Where are today? Where are we going?PR Newswire - Emerging Media, Where are today? Where are we going?
PR Newswire - Emerging Media, Where are today? Where are we going?Michael Pranikoff
 
Mediciones y cálculo de incertidumbres experimentales
Mediciones y cálculo de incertidumbres experimentalesMediciones y cálculo de incertidumbres experimentales
Mediciones y cálculo de incertidumbres experimentalesJhonás A. Vega
 

Viewers also liked (20)

El Impresionismo
El ImpresionismoEl Impresionismo
El Impresionismo
 
La Piedad de M. Ángel fotografiada por Robert Hupka
La Piedad de M. Ángel fotografiada por Robert HupkaLa Piedad de M. Ángel fotografiada por Robert Hupka
La Piedad de M. Ángel fotografiada por Robert Hupka
 
Pronea
ProneaPronea
Pronea
 
Psicologia del amor
Psicologia del amorPsicologia del amor
Psicologia del amor
 
Análisis de una obra pictórica
Análisis de una obra pictóricaAnálisis de una obra pictórica
Análisis de una obra pictórica
 
Calentamiento global
Calentamiento globalCalentamiento global
Calentamiento global
 
Catálogo de vinhos natal (versão web)
Catálogo  de vinhos natal (versão web)Catálogo  de vinhos natal (versão web)
Catálogo de vinhos natal (versão web)
 
ANALISIS SITUACIONAL DE SALUD ( ASIS) CENTRO DE SALUD LA FLOR CARABAYLLO ,LIM...
ANALISIS SITUACIONAL DE SALUD ( ASIS) CENTRO DE SALUD LA FLOR CARABAYLLO ,LIM...ANALISIS SITUACIONAL DE SALUD ( ASIS) CENTRO DE SALUD LA FLOR CARABAYLLO ,LIM...
ANALISIS SITUACIONAL DE SALUD ( ASIS) CENTRO DE SALUD LA FLOR CARABAYLLO ,LIM...
 
檸檬水
檸檬水檸檬水
檸檬水
 
Conclusión del bloque
Conclusión del bloqueConclusión del bloque
Conclusión del bloque
 
SAC 2.0 pelo Twitter
SAC 2.0 pelo TwitterSAC 2.0 pelo Twitter
SAC 2.0 pelo Twitter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Fidias Arias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Fidias Arias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Fidias Arias
EL PROYECTO DE INVESTIGACION Fidias Arias
 
Tutorial de computacion basica ii
Tutorial de computacion basica iiTutorial de computacion basica ii
Tutorial de computacion basica ii
 
02a sistema de gestion ley 29783
02a sistema de gestion ley 2978302a sistema de gestion ley 29783
02a sistema de gestion ley 29783
 
Entropia
EntropiaEntropia
Entropia
 
Preparatoria ma rs ella
Preparatoria ma rs ellaPreparatoria ma rs ella
Preparatoria ma rs ella
 
Universidad regional y desarrollo endogeno casanare
Universidad regional y desarrollo endogeno casanareUniversidad regional y desarrollo endogeno casanare
Universidad regional y desarrollo endogeno casanare
 
Presentación población vulnerable
Presentación población vulnerablePresentación población vulnerable
Presentación población vulnerable
 
PR Newswire - Emerging Media, Where are today? Where are we going?
PR Newswire - Emerging Media, Where are today? Where are we going?PR Newswire - Emerging Media, Where are today? Where are we going?
PR Newswire - Emerging Media, Where are today? Where are we going?
 
Mediciones y cálculo de incertidumbres experimentales
Mediciones y cálculo de incertidumbres experimentalesMediciones y cálculo de incertidumbres experimentales
Mediciones y cálculo de incertidumbres experimentales
 

More from Capgemini

Top Healthcare Trends 2022
Top Healthcare Trends 2022Top Healthcare Trends 2022
Top Healthcare Trends 2022Capgemini
 
Top P&C Insurance Trends 2022
Top P&C Insurance Trends 2022Top P&C Insurance Trends 2022
Top P&C Insurance Trends 2022Capgemini
 
Commercia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Commercia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Commercia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Commercia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Capgemini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2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2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2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2Capgemini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2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2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2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2Capgemini
 
Retai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Retai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Retai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Retai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Capgemini
 
Top Life Insurance Trends 2022
Top Life Insurance Trends 2022Top Life Insurance Trends 2022
Top Life Insurance Trends 2022Capgemini
 
キャップジェミニ、あなたの『RISE WITH SAP』のパートナーです
キャップジェミニ、あなたの『RISE WITH SAP』のパートナーですキャップジェミニ、あなたの『RISE WITH SAP』のパートナーです
キャップジェミニ、あなたの『RISE WITH SAP』のパートナーですCapgemini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Capgemini
 
Life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Life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Life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Life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Capgemini
 
Top Trends in Commercia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Commercial Banking: 2021Top Trends in Commercia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Commercial Banking: 2021Capgemini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1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1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1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1Capgemini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1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1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1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1Capgemini
 
Health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Health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Health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Health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Capgemini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1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1Capgemini
 
Capgemini’s Connected Autonomous Planning
Capgemini’s Connected Autonomous PlanningCapgemini’s Connected Autonomous Planning
Capgemini’s Connected Autonomous PlanningCapgemini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0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0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0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0Capgemini
 
Top Trends in Life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Life Insurance: 2020Top Trends in Life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Life Insurance: 2020Capgemini
 
Top Trends in Health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Health Insurance: 2020Top Trends in Health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Health Insurance: 2020Capgemini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0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0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0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0Capgemini
 

More from Capgemini (20)

Top Healthcare Trends 2022
Top Healthcare Trends 2022Top Healthcare Trends 2022
Top Healthcare Trends 2022
 
Top P&C Insurance Trends 2022
Top P&C Insurance Trends 2022Top P&C Insurance Trends 2022
Top P&C Insurance Trends 2022
 
Commercia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Commercia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Commercia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Commercia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2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2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2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2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2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2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2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2
 
Retai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Retai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Retai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Retail Banking Trends book 2022
 
Top Life Insurance Trends 2022
Top Life Insurance Trends 2022Top Life Insurance Trends 2022
Top Life Insurance Trends 2022
 
キャップジェミニ、あなたの『RISE WITH SAP』のパートナーです
キャップジェミニ、あなたの『RISE WITH SAP』のパートナーですキャップジェミニ、あなたの『RISE WITH SAP』のパートナーです
キャップジェミニ、あなたの『RISE WITH SAP』のパートナーです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Life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Life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Life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Life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Top Trends in Commercia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Commercial Banking: 2021Top Trends in Commercia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Commercia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1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1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1
Top Trends in Wealth Management: 2021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1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1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1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1
 
Health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Health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Health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Health Insurance Top Trends 2021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1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1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1
 
Capgemini’s Connected Autonomous Planning
Capgemini’s Connected Autonomous PlanningCapgemini’s Connected Autonomous Planning
Capgemini’s Connected Autonomous Planning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0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0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0
Top Trends in Retail Banking: 2020
 
Top Trends in Life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Life Insurance: 2020Top Trends in Life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Life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Health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Health Insurance: 2020Top Trends in Health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Health Insurance: 2020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0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0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0
Top Trends in Payments: 2020
 

Asia-Pacific Wealth Report 2013 - Traditional Chinese

  • 2. 前言 3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的財富刷新紀錄 4 –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市場成長強勁 4 – 亞太各市場富裕人士的成長程度不盡相同 6 – 亞太區超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成長超過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 7 – 亞太區將超越北美成為最大的財富市場 8 身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的 GDP 成長回升 10 – 亞太區仍然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10 – 股市和房地產是亞太區財富成長的主要動力 13 – 預期至 2014 年,亞太區將領先於全球經濟成長 14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16 – 亞太區的信任度和信心水準仍然高企 16 – 中國、印度的富裕人士展現出的信任度最高 18 – 亞太區富裕人士較世界其餘地區更為積極 20 – 亞太富裕人士的投資更具全球多樣化 20 – 亞太富裕人士青睞珠寶、寶石和手錶 22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24 – 亞太區的財富管理日趨成熟,地位提升 24 – 調查凸顯了亞太區富裕人士需求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26 –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更喜歡與多位專家合作;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26 – 在普遍存在的多樣性中,日本和中印富裕人士之間的差異最大 30 – 人口特徵的差異對於富裕人士的偏好影響較大 34 – 規模靈活、反應迅捷,對本地市場瞭若指掌,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35 附錄 36
  • 3. 凱捷與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財富管理在此榮幸地為您獻上《2013 年亞太財富報告》。本報告對區內富 裕人士 1 的行為及偏好提出了新的洞見。 今年的報告詳細闡述了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及財富的驚人成長,並對個別市場的趨勢進行深入的探究。報 告分析了區內富裕人士財富大幅成長的背後因由,包括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出色表現,以及年中由於全球波 動性降低而引發的股市上漲。我們預計,至 2015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成長將領先全球,並在 2014 年超 過北美。 今年令人興奮的新發展包括我們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完成了《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Global HNW Insights Survey),並在本報告中引用了調查的結果。該調查是同類調查中規模最大和最全面的,提供了亞 太區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方面重大問題的直接見解。 在分析亞太區富裕人士的看法時,我們考察了他們對財富管理各個方面的信任度和信心水準,包括對與其 合作的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以及為財富管理業提供支援的監管機構及金融市場的看法。令人鼓舞的是, 我們發現,在財富管理業的所有方面,亞太區富裕人士(不包括日本)的信任度均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的 平均水準。 面對區內財富管理業的迅速發展,我們還深入考察了亞太區富裕人士的特定行為和偏好。我們探討財富管 理師與富裕人士彼此間關係的細微之處,譬如富裕人士對於不同類型的財富管理服務和交付方式的看法。 我們發現,世界其他地區和亞太地區的富裕人士在對待財富管理方面態度迥異。例如,亞太區的富裕人士 認為他們的需要比世界其他地區的富裕人士更為複雜,需要更多有關家庭財富而不是個人財富的建議。此 外,他們更喜歡與一間財富管理公司內的多位專家合作,並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所有這些結果,包括對各國的具體分析,對力求在亞太區擴大產品和服務的財富管理企業而言,都具有重 要的意義。我們希望本期最新的報告有助於您全面理解亞太區富裕人士的普遍行為和看法。隨著亞太區富 裕人士市場的日益壯大,我們相信我們的研究結果將為財富管理企業的全球和區域策略提供有益的指引。 一如以往,很榮幸為各位提供我們最新的研究結果。 前言 Jean Lassignardie 全球銷售及市場部主管 全球金融服務部 凱捷 M. George Lewis 全球主管 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和加拿大皇家銀行保險部 加拿大皇家銀行 1 所謂富裕人士,是指至少有 100 萬美元資產可供其用於投資的人士,不包括主要住房、收藏品、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等。
  • 4. 2013 亞太財富報告4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 的財富刷新紀錄 ƒ 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雙雙達到創記錄 的高位,推進了全球的成長。受區內穩健成長的推動,尤 其是香港和印度,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延續長期 以來出色的成長勢頭。自從 2007 年以來,亞太區的富裕 人士人口增加 31%,財富成長 27%,分別比世界其他地 區高出 14% 和 9%。然而,2012 年北美的富裕人士人口 成長強勁,令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從 2011 年的高居榜 首滑落至第二位。 ƒ 大部分亞太區的主要市場實現了雙位數的成長,而其他地 區的成長率則參差不齊。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成長最強勁 的區域主要是以服務業和製造業為基礎的經濟體,包括新 加坡、香港、韓國以及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印度、印尼 和泰國。擁有區內過半富裕人士人口的日本則成長較為 溫和。 ƒ 亞太區最早在 2014 年即可能躍升為全球最大的富裕人 士財富市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成長主要是受亞洲 新興和成熟(工業化和新興工業化)2 市場收益所推動, 預期到 2015 年兩個市場的年成長率將分別達到 10.9% 和 9.7%。 2 亞洲新興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和泰國,而亞洲成熟國家和地區則包括亞洲的工業化經濟體(包括日本、澳洲和紐西蘭)以及亞洲的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包括新加坡、香港、臺灣和韓國)。 剩下的包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緬甸、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和越南被歸類為其餘亞洲國家。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市場成長強勁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的強勁成長勢頭在 2012 年依然不減。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口及其財富均大幅 成長,延續亞太區的整體成長趨勢,近年來這一趨勢 推動了全球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大幅增加。儘管在 2012 年,由於曾長期位居榜首的北美富裕人士的人口 反彈,亞太區喪失了富裕人士人口第一的位置,但在 強勁的成長勢頭帶動下,預期最早在 2014 年之前亞太 區有望恢復龍頭位置。 2012 年,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增加 9.4% 達到 368 萬 人,超過全球 9.2% 的成長率(見圖 1)。在亞太、歐 洲和北美的主要財富市場中,亞太區的成長僅次於北 美,後者的富裕人士人口增加 11.5%,達到 373 萬人。 鑒於近年來亞太區的勢頭強勁,相信 2012 年相對於北 美的成長放緩只是暫時的。2010 年,亞太區的富裕人 士人口首次超越歐洲,次年,超過長期以來的領袖北 美。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成長一直長盛不衰:2007 年至 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 5.6% 的複合年成 長率,是北美 2.5% 和歐洲 2.2% 的兩倍以上。 受區內股市大幅上漲以及部分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強 勁上升驅動,區內的富裕人士財富在 2012 年成長了 12.2%,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9.3% 的平均成長率,也 遠高於全球任何其他地區的成長率。北美的成長緊隨 其後,為 11.7%。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可投資 財富達到 12 兆美元(見圖 2),僅略低於北美的 12.7 兆美元。過去 5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不斷持續 成長,複合年成長率達到 4.9%,遠超過北美的 1.6% 和歐洲的 0.5%。
  • 5. 5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的財富刷新紀錄 圖 1. 2007-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口(依市場劃分) (千人) 0 1,000 2,000 3,000 4,000 201220112010200920082007 2011-12 9.4% 15.2% 14.0% 16.8% 12.7% 7.0% 10.3% 35.7% 22.2% 10.9% 15.1% 14.3% 4.4% 1,517 413 169 118 123 149 96 78 71 24 44 1,366 364 129 105 84 138 37 19 42 61 58 1,650 154 477 174 127 127 82 83 24 76 50 1,739 535 193 146 153 101 99 94 166 30 58 1,822 562 180 144 126 84 173 91 89 1,902 643 207 160 153 114 197 95 101 65 73 32 38 其他市場 印尼 泰國 印度 韓國 澳洲 中國 日本 香港 新加坡 臺灣 亞太區 % 變化百分比 280萬 複合年成長率2007-2012:5.6% 240萬 300萬 330萬 340萬 370萬 富裕人士 人數 亞太 (日本除外)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與百分比加總後可能與實際總數有異。其他市場包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緬甸、紐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和越南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圖 2. 2007-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依市場劃分) (十億美元) 0 3,000 6,000 9,000 12,000 201220112010200920082007 其他市場 印尼 臺灣 香港 印度 澳洲 中國 日本 新加坡 韓國 泰國 亞太區 % 變化百分比 2011-12 12.2% 16.8% 15.3% 17.9% 7.0% 19.3% 11.8% 11.5% 37.2% 23.4% 15.5% 15.6% 5.2% 複合年成長率2007-2012:4.9% 9.5 兆 7.4 兆 9.7 兆 10.8 兆 10.7 兆 12.0 兆 2,109 3,815 540 437 523 386 319 807 225 234 85 3,179 1,672 380 310 272 276 671 181 176 190 61 3,892 2,347 519 477 379 369 340 749 232 264 80 4,135 2,657 582 582 511 453 396 272 302 829 100 4,231 2,706 542 477 408 439 381 298 279 840 106 298 4,452 3,128 625 589 560 489 426 355 969 125 富裕人士 可投資財富 亞太 (日本除外)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與百分比加總後可能與實際總數有異。其他市場包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緬甸、紐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和越南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 6. 6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亞太各市場富裕人士的成長程度不盡 相同 2012 年,所有亞太市場的富裕人士人口及財富全面實 現成長,但成長程度各不相同。繼 2011 年大幅下跌 後,香港和印度的富裕人士人口漲幅最大。前者的富 裕人士人口增加 35.7%,而財富增加了 37.2%;後者的 富裕人士人口增加 22.2%,而財富增加 23.4%。去年, 在全球富裕人士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市場中,只有美國 和瑞士的富裕人士人口也實現了雙位數的成長。 在亞太區,日本和臺灣是唯一兩大成長未達雙位數的 市場,其中日本的富裕人士人口成長了 4.4% 而臺灣為 7.0%。亞太區成長率的分化表明了各國之間存在廣泛 差異,包括經濟政策、改革的步伐、監管動態以及投 資者的偏好及行為等。 儘管長期以來,亞太區的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一直集 中在日本,但 2007 年以來,成長最強勁的市場是亞洲 新興市場。過去 5 年,亞洲新興經濟體富裕人士財富 的成長遙遙領先,其中泰國年化成長率為 9.5%、中國 8.2%、印尼 8.1% 以及印度 6.2%。這些複合年成長率 是亞洲工業化經濟體(日本 3.1%,澳洲 3.0%)的兩到 三倍以上(見圖 3)。2007 年到 2012 年,香港的富裕 人士財富經歷了強勁成長和大幅下滑的起伏,整體的 成長率最低。 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的成長路徑與富裕人士財富的成 長軌道相近,自 2007 年以來年化成長率最高的也是區 內的新興亞洲市場,其中泰國為 10.6%,印尼 9.8% 以 及中國 9.2%。儘管亞洲部分成熟經濟體的成長強勁, 但香港富裕人士人口的複合年成長率落後,為 3.4%。 即便如此,香港作為離岸資金的目的地仍然極富吸引 力,可從與中國的密切聯繫中受益,而中國的經濟成 長迅速,資產價值不斷增加,料將推動其財富不斷 增加。 圖 3. 2007-2012 年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的複合年增長率 (%) 日本 中國 澳洲 印度 香港 新加坡 韓國 泰國 臺灣 印尼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12% 世界其餘地區平均水準 (1.8%) = 1兆美元 示例圈 世界其餘地區平均水準(2.6%) 富裕人士財富2007-2012年複合年成長率 富裕人士人口2007-2012年複合年成長率 注:圓圈大小代表 2012 年富裕人士財富的規模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 7. 72013 亞太財富報告 過去 5 年,印尼的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成長一直十分 搶眼。2012 年,其富裕人士人口成長 16.8%,僅次於 香港和印度,位列第三。良好的基本面,包括 GDP 成長穩健和消費者需求強勁均推動印尼的富裕人士人 口增加。 儘管近年來成長有所落後,但日本的實力仍然不容小 覷。日本的富裕人士佔亞太區的 51.7%,相比之下, 中國僅為 17.5%,而澳洲為 5.6%。日本的成長緩慢但 穩定,自從 2008 年以來,其富裕人士人口穩步增加, 即便 2011 年在多個其他市場下滑的情況下,日本仍然 保持成長。然而,日本在富裕人士市場的主導地位逐漸 削弱;其富裕人士人口的整體份額從 2011 年的 54.1% 下降到 2012 年的 51.7%。 亞太區超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財富成長 超過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 經過 2011 年的下滑之後,亞太區的超富裕人士(可 投資資產超過 3000 萬美元)的人口和財富成長爆棚, 遠超其他地區超富裕人士的成長。2012 年,亞太區 超富裕人士的人口增加 15.4%,高於世界其他地區的 9.7%。此外,其財富增加 17.8%,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的 9.4%(見圖 4)。 超富裕人士的成長也快於區內中等和鄰家百萬富翁的 成長。中等百萬富翁(資產達到 500-3000 萬美元的 人士)的人口和財富成長 12%-13%,而鄰家百萬富翁 (資產達到 100-500 萬美元的人士)的人口和財富成 長均為 9%。 圖 4. 2012 年亞太富裕人士人口的構成(財富等級) 注:由於取整之故,圖中數字和引述的百分比加總後可能與實際總數有異 資料來源:凱捷公司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富裕人士人數 — 2012 年 2.5 萬 (占總數的 0.7%) 3000 萬美元以上 超富裕人士 500 萬 - 3000 萬美元 中等百萬富翁 100 萬 - 500 萬美元 鄰家百萬富翁 335.92 萬 (占總數的 91.2%) 29.86 萬 (占總數的 8.1%) 富裕人士人口成長 富裕人士財富成長 2010-2011 2011-2012 -3.9% -1.6% 1.9% 15.4% 12.3% 9.1% 占富裕人士財富的 百分比 2010-2011 2011-2012 -5.2% -1.9% 1.5% 17.8% 12.7% 9.4% 2012 25.7% 23.9% 50.5% 與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值存在重大差異的數字 世界其他地方 9.7% 世界其他地方 40.1% 世界其他地方 9.4%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的財富刷新紀錄
  • 8. 8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區內的超富裕人士(金融資產在 3000 萬美元以上 3 ) 從 2012 年金融市場回報的強勁反彈中獲益幅度可能超 過其他富裕人士。我們的《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4 發現,較高等級的財富細分組別所持有的股票和不動 產的綜合比例最高(59.7%),高於 100-500 萬美元 鄰家百萬富翁的 39.7%。 全球財富細分市場的金字塔結構同樣適用於亞太地區。 儘管亞太區的超富裕人士僅佔富裕人士人口的 0.7%, 但卻擁有該細分市場超過四分之一的財富(25.7%)。 其財富份額甚至超過中等百萬富翁的 23.9%,後者佔 富裕人士市場的 8.1%。大部分富裕人士市場(91.2%) 是由「鄰家百萬富翁」構成,佔區內富裕人士財富的 50.5%。 亞太區將超越北美成為最大的財富市場 預計到 2015 年,亞太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富裕人士 財富市場,甚至可能早至 2014 年即可實現。與全球 其他地區 5.3% 的成長率相比,亞太區的財富預期將 每年增加 9.8%,至 2015 年,區內的富裕人士財富將 達到 15.9 兆美元(見圖 5)。 亞洲新興和成熟市場都將是推動亞太區財富領先成長 的主力軍。亞洲新興市場的富裕人士財富預期為每年 成長 10.9%。亞洲成熟市場的財富佔區內財富數量的 50% 以上,其成長速度同樣也可達到 9.7%。預期日本 的富裕人士財富成長將成為亞洲成熟地區財富成長的 主要動力。 日本的財富成長前景利好,原因是日本推出史無前例 的市場改革政策。日本央行開啟了大規模的貨幣刺激 措施,目的是將日本經濟拉出 15 年的通縮泥潭。這一 野心勃勃的改革預期在未來數年內將刺激日本經濟實 現超過平均水準的成長。在頗受歡迎的新政治體制的 宣導下,這一結構性改革是日本數十年來實現可持續 成長的絕佳機遇。 預期的收益將為日本投資者帶來更具誘惑力的回報, 以往,日本的投資者因將資產過高配置在現金和存款 而被視為厭惡風險。作出這些配置的原因可能是日本 的慢性通縮、低資本回報、低債券收益以及投資機會 不理想等。如果 2013 年上半年開始的上升勢頭持續, 市場前景的改善可能促使日本更多的富裕人士將資產 分配從現金轉移到股票,從而進一步刺激亞洲成熟市 場的財富成長。 3 《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的財富上限是擁有 2000 萬美元及以上的富裕人士,相當於我們所定義的超富裕人士 4 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 9. 9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圖 5. 亞太區富裕人士財富增長預測,2010-2015 年(預計) (十億美元) 0 4,000 8,000 12,000 16,000 2015201220112010 亞洲成熟經濟體 (亞洲工業化 +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亞洲新興經濟體 亞洲其餘地區 9.7% 5.6% 10.9% 9.8%亞太區 複合年成長率 (2012-2015預測) 9.8% 年 化成長率 富裕人士 可投資財富 10.8 兆 6,457 3,612 751 6,357 3,586 762 6,942 4,197 878 9,157 5,722 1,034 10.7 兆 12.0 兆 15.9 兆 世界其餘地區複 合年成長率 5.3% 注意: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與實際總數有異。亞洲成熟經濟體包括工業化經濟體(含日本、澳洲和紐西蘭)和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含新加坡、香港、臺灣和韓國); 亞洲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和泰國。亞洲其餘地區包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緬甸、紐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和越南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亞太區成長迅猛,推動全球富裕人士的財富刷新紀錄
  • 10. 2013 亞太財富報告10 亞太區仍然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2012 年期間,亞太國家的決策者共同為促進成長作 出了很大的努力,為亞太區繼續成為全球成長最快 的地區奠定了基礎。其 GDP 成長為 5.5%,遠超全球 的 2.2%。然而,這兩個資料都反映出下跌趨勢,凸 顯全球經濟持續面臨的挑戰。在全球 GDP 成長放慢 的背景下,亞太區 2012 年的成長率同樣從 2011 年的 6.5% 和 2010 年的 8.4% 有所下滑,而全球的 GDP 成 長 2011 年和 2010 年分別是 2.7% 和 4.0%(見圖 6)。 近三分之二的主要亞太經濟體 2012 年的 GDP 成長放 慢,儘管當地政府推出政策以增加國內需求。亞洲工 業化國家,如日本、澳洲和紐西蘭的 GDP 成長率從 一年前開始溫和成長,而亞洲新興國家泰國創下區內 最高的 GDP 增速,2012 年實現成長 6.5%,遠高於 2011 年 0.1% 的微弱成長。泰國的 GDP 成長主要受 政府支出推動,目的是刺激經濟從 2011 年嚴重的洪 災中復甦。此次洪災造成的經濟破壞和損失估計達到 450 億美元。同樣,亞洲工業化國家也受益於日本、 澳洲和紐西蘭對災後重建地區的相關投資。此外,由 於日本央行推出積極的貨幣刺激措施,亞洲工業化國 家的公共和私人消費增加(見圖 7)。 ƒ 亞太區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在全球仍足以傲視群 雄,但較 2011 年有所放緩。亞太區 5.5% 的穩定成長率 輕鬆超越全球僅 2.2% 的成長率。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中國 對整體的成長功不可沒。雖然中國的經濟放慢,但 2012 年 年中避免了市場普遍擔心的硬著陸,隨後有所復甦。此外, 亞洲工業化國家頂住了區內成長放緩的勢頭。日本的成長 從一年前開始大幅增加,得益於 2011 年毀滅性的自然災 害之後政府為重建基礎設施而大幅支出。 ƒ 區內刺激國內需求的舉措預期將抵消出口成長放慢的影 響。鑒於全球成熟經濟體在金融危機之後元氣大傷,成長 緩慢,亞太政府採取大膽舉措,在國內構建以消費者為導 向的經濟。這些舉措,加上低通脹的環境,將逐步穩定區 內 GDP 放慢成長的步伐。 ƒ 直至 2014 年 , 亞太區有可能再次在全球經濟成長中獨領風 騷。2012 年年底,隨著全球的波動性降低,吸引投資者 的資本並刺激市場的反彈,亞太區的成長勢頭有所恢復。 儘管此後的勢頭有所減弱,但 2013 年的 GDP 成長預計為 6.6%,是全球成長率 2.5% 的兩倍以上,預期 2014 年將 進一步增加到 6.8%。不過,這一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 中國的表現,而中國未來幾年可能會受制於信貸成長放慢 的影響。 身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 的 GDP 成長回升
  • 11. 11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 GDP 成長回升 圖 6. 2010-2012 年部分亞太經濟體的實際 GDP 增長率 (%) -5 0 5 10 15 20112010 2012 亞洲新興經濟體 亞洲工業化經濟體亞洲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複合年成長率 2007-2012 8.3% 2012 年成長 7.1% 複合年成長率 2007-2012 3.0% 2012 年成長 1.7% 複合年成長率 2007-2012 0.3% 2012 年成長 2.3% 紐西蘭澳洲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臺灣印尼泰國印度中國亞太區 (日本除外) 全球 成長率 4.0 2.7 2.2 8.4 6.5 5.5 10.4 9.3 7.8 10.5 6.4 5.2 6.2 6.2 6.5 10.8 4.1 1.3 14.5 5.5 1.3 6.8 1.5 4.9 6.3 3.7 2.0 4.7 2.0 2.62.4 3.6 0.9 1.3 3.0 7.8 6.5 0.1 -0.5 注意:總實際 GDP 增長率是基於經濟學人智庫計算的 GDP 權重計算 資料來源:凱捷分析,2013 年;經濟學人智庫,2013 年 6 月 圖 7. 2010-2012 年,日本、澳洲和紐西蘭的總實際消費 (十億美元) 總實際消費 年同比成長 (%) 政府支出 私人消費 日本 澳洲 紐西蘭 0 400 800 3,000 4,000 201220112010201220112010201220112010 3,608 883 2,725 3,633 895 2,737 3,720 919 2,801 628 480 647 496 668 511 148 152 157 96 72 98 74 99 75 23 2011 0.7 2012 2.4 2011 3.1 2012 3.2 2011 2.0 2012 1.6 24 24 資料來源:凱捷分析,2013 年;經濟學人智庫,2013 年 6 月 3
  • 12. 12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另有跡象顯示,中國的經濟日趨平衡和成熟,其經常 帳盈餘佔 GDP 的百分比從 2011 年的 2.8% 和 2007 年 的超過 10% 下降到 2012 年的 2.6%。這一趨勢表明, 中國正逐步從出口導向型經濟轉變為內需驅動型經濟。 然而,挑戰仍然存在,中國龐大的超額信貸是硬著陸 的另一大風險。即便能夠避免危機,但信貸成長逐漸 萎縮的事實將令中國的經濟受阻,雖然其成長仍大幅 超過其餘大多數的亞太經濟體。這一微妙的局勢令中 國新一屆的領導人面臨巨大的壓力,需要在促進成長 和抑制風險之間達成適當的平衡。 2012 年,印度的成長同樣令區內的整體成長率受到 限制。由於投資停滯、經常帳赤字上升和盧比貶值, 其 GDP 成長創十年來的最低。印度一度被視為能夠 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動力而被寄予厚望,但其成長潛 力未能達到預期,主要原因是政治陷入僵局,阻礙了 主要的經濟改革並打擊了投資者信心。然而,到 2012 年年末,印度政府已經開始放開其零售部門,減少燃 油補貼,並採取措施增加外國直接投資。這些努力有 可能扭轉趨勢。 區內另一個成長動力是印尼。豐富的自然資源、低廉 的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強的競爭力和強勁的國內需求, 繼續令印尼經濟大幅受益。2013 年 6 月,印尼政府透 過大幅削減燃油補貼,出重拳削減預算赤字。此舉也 將撫慰外國投資者情緒,為基礎設施的投資留出空間。 泰國 2012 年的 GDP 強勁成長 6.5%,為亞洲新興市 場國家的成長作出了貢獻。2011 年遭受重大洪災,令 泰國的成長一度滑落到 0.1% 的低水準。此後,泰國 透過重建以及拉動國內消費的成長政策,開始經濟復 甦之路。 與區內大部分主要經濟體經濟成長放慢的情況相反, 日本成為區內的成長亮點,原因是其重建投資和促進 成長的貨幣政策推動了 GDP 成長。日本央行於 2012 年 2 月將通脹目標設定為 1%,而 2013 年初則大幅調 升至 2%,目的是將日本拉出通縮。2010 年 10 月, 日本央行推出資產購買計畫,2012 年擴大到創紀錄的 5 倍,規模從最初的 35 兆日元增加到最後的 101 兆 日元 5 。 為進一步強化促進成長的承諾,日本央行 2013 年初更 推出史無前例的刺激措施,目標是在 2014 年年底之前 將貨幣基礎擴大兩倍到 270 兆日元 6 。此舉被譽為史上 最強力的貨幣刺激計畫,凸顯日本結束二十年停滯成 長的堅強決心。貨幣供應增加的同時導致日元兌美元 匯率在 2012 年下跌 9.9%,2013 年初下跌超過 20%, 增加了日本的競爭力並推動了出口。 政府支出同樣推動日本的成長。至 2015 年,日本將 投入 2,650 億美元進行重建,以促使經濟從 2011 年受 到的自然災害中加速復甦 7 。日本的刺激措施和美國及 歐洲政府的減債措施相反,而由於其經濟規模巨大, 相對全球其他地區,這些措施在 2012 年亞太經濟成長 中扮演了重大的角色。截至 2012 年年末,日本的 GDP 扭轉 2011 年 0.5% 的負成長,實現了 2.0% 的成長。 國內需求也增加了 2.8%,而一年前僅為 0.4%。緊隨 大幅成長的泰國之後,日本創下區內最快的成長速度。 亞太區大部分其他主要市場的 GDP 自從 2010 年以來 繼續放緩成長。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的 GDP 成長超 過預期,但從一年前下降,帶動整個區域的成長率下 滑。在經過多年快速的經濟成長之後,市場開始擔心 中國經濟可能大幅放慢或甚至陷入衰退,因為政府正 在努力抑制通脹。最終,中國實現了軟著陸。其 GDP 成長 7.8%,低於 2011 年的 9.3%,這一增長強度足以 避免陷入困境,但又有所抑制,以防止出現通脹。相 比之下,其他亞太區的成長率僅為 3.8%(日本除外)。 5 BOJ accepts inflation target to fend off legal revisions, 朝日新聞,2013 年 1 月 6 BOJ to pump $1.4 trillion into economy in unprecedented stimulus, 路透社,2013 年 4 月 7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 two years on, Reliefweb.com, Reliefweb.com,2013 年 3 月
  • 13. 132013 亞太財富報告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如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 2012 年的成長不盡人意,僅為 1.7%,略超過 2007 年至 2012 年複合年成長率 3.0% 的一半。由於嚴重依賴出 口,歐元區需求下滑、中國經濟放慢以及美國復甦仍 然疲弱,導致這些國家和地區遭受重創。臺灣 2012 年的商品和服務出口僅成長 0.1%,遠低於 2011 年的 4.4%。韓國方面,貨幣大幅升值令出口雪上加霜。然 而,由於美國的成長持續以及歐洲的形勢緩慢好轉, 這些經濟體於 2013 年開始復甦。 在亞洲工業化國家內,澳洲和紐西蘭則從相對強勁的 出口中獲益。鐵礦石和煤炭產能增加,有助於澳洲的 礦物出口,而乳製品和林業產品的出口增加,則令紐 西蘭受益。但是,對這兩個國家的前景要謹慎看待。 隨著商品價格停滯,中國需求消退,會令兩國的成長 前景蒙上陰影。 股市和房地產是亞太區財富成長的主 要動力 股市和房地產佔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財富組 合的近半壁江山。2012 年上半年,由於歐洲宏觀經 濟問題的擾攘、美國出現成長放慢的跡象以及中國經 濟可能出現硬著陸,導致不確定性加劇,股市下跌。 然而,下半年由於部分擔憂消退,以及決策者開始多 方採取措施刺激經濟成長,市場反彈。(見圖 8)。 MSCI AC 亞太指數在經歷 2011 年的慘澹表現(下跌 17.3%)之後,2012 年上升 13.6%。 在亞太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中,新加坡的股市收益率漲 幅最大(26.4%),其次是香港(24.4%),再其次是 韓國(20.2%)和臺灣(13.4%)。亞洲新興市場最大 的經濟體印度和中國的股市分別上漲 23.9% 和 19.0%。 日本股市也表現不俗,收益率成長 5.8%,原因是年末 安倍晉三在 2012 年 12 月當選後,政治前景變得十分 樂觀。 圖 8. 2012 年 MSCI 亞洲國家指數值 0 100 110 120 130 140 12月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5月 6月 2012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每月指數值(2011年12月31日基準重新調整為100) 成長 (2011) 成長 (2012) 新加坡 (21.0%) 26.4% 香港 (18.4%) 24.4% 印度 (38.0%) 23.9% 韓國 (12.8%) 20.2% 中國 (20.3%) 19.0% 臺灣 (23.3%) 13.4% 全球 (7.6%) 13.2% 除外) (16.2%) 5.8% 資料來源:凱捷分析,2013 年; http://www.mscibarra.com/products/indices/performance/regional,2013 年 3 月獲取 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 GDP 成長回升
  • 14. 14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8 http://asianbondsonline.adb.org/regional/data/bondmarket.php?code=Asian_Local_bond_RI, 2013 年 8 月獲得的資料 9 http://www.bloomberg.com, 2013 年 8 月獲得的資料 10 全球對沖基金報告,Preqin,2013 11 http://www.investing.com/commodities/gold, 2013 年 8 月獲得的資料 除了對沖基金外,黃金價格連續第 12 年上漲,但 7.1% 的增幅不及 2011 年的 10.0%11 以及白銀的 9.2%。然而 2013 年上半年,由於全球通脹前景穩定,黃金作為通 脹對沖工具的價值消退,金價大幅下跌。2012 年,商 品的表現略好於 2011 年,但由於新興經濟體的需求 放慢,仍然面臨困境。2012 年,道瓊-瑞銀商品指數 (Dow Jones-UBS Commodity Index)從 2011 年的下跌 13.4% 縮小到僅下跌 1.1%。油價下跌 7.1%,主要原 因是整體經濟活動放慢以及美國的國內產量增加。天 然氣價格成長 5.7%,原因是 2011 年價格下跌促使消 費者將天然氣作為石油的替代品。最後,由於新興經 濟體的需求增加,小麥和玉米價格大幅反彈。小麥價 格上升 5.6%,而 2011 年是下跌 33.8%;玉米價格上 升 23.9%,而 2011 年僅成長 1.1%。與此同時,2012 年大部分亞洲貨幣(印度和日本除外)兌美元均上漲。 預期至 2014 年,亞太區將領先於全球 經濟成長 由於亞太各國中央政府採取措施振興消費需求,以及 全球波動性減少,投資者的興趣逐步增強。歐洲央行 和美聯儲在 2012 年下半年的重大舉措,為全球市場 注入新的信心,全球風險隨之減少。結合亞太區的正 面走勢,全球風險減少令亞太區下半年的波動性減低。 因此,亞太股市年中大漲,彌補了上半年的不足之勢。 為了進一步刺激成長,全球的決策者加大力度利用多 種工具,包括擴張性貨幣政策以及大規模的城鎮化計 畫。儘管美聯儲已經宣佈,隨著美國的經濟改善,有 意逐步退出刺激方案,但英格蘭銀行和歐洲央行繼續 大力促進成長。在亞太區,日本央行同樣於 2013 年年 初公佈密集的貨幣刺激措施,目的是在 2014 年年底之 前將該國的貨幣基礎擴大一倍。與此同時,中國和印 度的央行將實際借貸利率維持在2007年的水準以下。 亞太區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好壞參差,但 2012 年區內總 體的房價上調。Asia-Pacific Select REIT 指數上升 28.6% (2011 年下跌 12.2%),遠高於 2012 年的全球成長 率 18%,主要的成長來自於房屋供應滯後於需求的香 港(20.4%)和印度(6.1%)。2012 年,其他房地產 市場的成長放慢或下滑。中國、新加坡和印尼的房價 溫和下調。日本的房地產成長同樣萎縮,主要原因是 出口市場疲弱和消費者支出欠佳。 在固定收益方面,由於區內大部分本幣政府和企業債 券指數錄得正回報,2012 年投資者收益溫和上調,但 幅度不及 2011 年。所有東亞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 香港、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 的滙豐亞洲 LCY 債券回報指數 8 的成長均超過 3 個 百分點,其中印尼(13.1%)和菲律賓(8.9%)領先 2012 年的指數成長。東亞以外的澳洲方面,彭博澳 洲主權債券指數(Bloomberg Australia Sovereign Bond Index)和彭博澳元投資級企業債券指數(Bloomberg AUD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Index)分別大幅 成長 5.6% 和 9.7%。9 日本的回報降低但仍然為正,彭 博日本主權債券指數(Bloomberg Japan Sovereign Bond Index)和彭博日元投資級企業債券指數(Bloomberg JPY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Index)雙雙成長 1.8%。 另類投資領域的表現不一,部分資產優於其他資產, 顯示投資類別的多樣性。2012 年,全球對沖基金實現 7.7% 的正成長,好於 2011 年的下跌 2.5%。2012 年, 亞太區的表現超過其他地區,專注於該區域的對沖基 金回報高於北美和歐洲的回報。就管理資產而言, 2012 年亞太區對沖基金的管理資產為 1,240 億美元, 包括個人和機構投資者 10 ,而這些投資目前大部分來 自區內的投資者或來自對沖基金的基金。隨著投資者 對新興市場的興趣日益濃厚,預期該地區的管理資產 未來數年將迎來大幅的成長。
  • 15. 15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假設區內的改革持續取得進展並且沒有出現重大的經 濟災難性事件,預期亞太區在 2014 年仍將成為世界 經濟成長的引擎。儘管中國可能難以達到過去十年大 多數時間所保持的雙位數高成長水準,但預期其結構 性改革有望在 2014 年使經濟成長趨於穩定(見圖 9)。 然而,如果中央的決策者減少信貸刺激措施,成長可 能受到限制。與此同時,日本將繼續受益於大幅的刺 激措施,未來兩年保持持續一貫的成長勢頭。 儘管亞太區的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仍然嚴重依賴於外 貿,但美國持續復甦的利好和歐洲的潛在成長將為 2014 年亞太區 GDP 的穩健成長帶來支援。未來兩年, 預計亞太區的 GDP 成長率將超過 6.5%,是全球預計 成長率的兩倍以上。直至 2015 年,亞太區 GDP 的強 勁成長應將有力推動亞太區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的重 大發展。 圖 9. 2012-2014 年(預計)部分亞太經濟體的實際 GDP 增長率前景 (%) 0 5 10 2013財年2012 2014年預測 亞洲新興經濟體 亞洲工業化經濟體 2013−2014 年預測成長 (PPa ) 0.7 0.2 0.0 0.8 0.3 0.1 1.0 1.4 0.7 0.9 0.3 0.4(0.4) 成長率 2.2 2.5 3.2 5.5 6.6 6.8 7.87.87.8 5.2 6.0 6.8 6.2 6.26.1 1.3 2.9 3.9 1.3 2.3 3.7 1.5 3.9 3.2 2.0 2.6 3.5 2.01.9 1.5 3.6 2.5 2.8 3.0 2.7 3.1 6.5 5.0 4.7 紐西蘭澳洲除外韓國香港新加坡臺灣印尼泰國印度中國亞太 (日本除外) 全球 亞洲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a PP = 百分比 注:所有 2012 年的資料來自經濟學人智庫;所有 2013 及 2014 年的資料來自一致預測 資料來源:凱捷分析,2013 年;經濟學人智庫,2013 年 6 月;一致預測,2013 年 6 月 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亞太區 GDP 成長回升
  • 16. 2013 亞太財富報告16 亞太區的信任度和信心水準仍然高企 信任度是金融系統賴以存在的基礎,亞太區的信任度 普遍很高。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表示,去 年他們對財富管理業各方面的信任度甚至有進一步增 強,無論是對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還是對市場和 監管機構,皆是如此。信心水準的增加令穩定性得以 恢復,並為行業帶來新的契機。 我們首次推出的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的《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涵蓋 4,400 名富裕人士,其中近 1,400 名來自澳洲、中國、 香港、印度、日本和新加坡,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除 其他因素外,區內信任度的演變情況(見圖 11)。這 六個國家和地區佔區內富裕人士人口的近 85% 以及 佔富裕人士財富的 82%。六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對象 包括不同年齡、性別和資產類別的各界人士,受訪者 的平均財富約為 350 萬美元。 我們發現,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直接為 其服務的實體 — 財富管理公司和私人財富管理師的 信心特別高。這一層面的互動接觸很可能源自長期的 關係,這或許是信任度高的原因:77.9% 的富裕人士 對財富管理師有著較高的信任度,而 78.8% 的富裕人 士對財富管理企業有著較高的信任度。與之相比,世 界其他地區的信任度遠低於這一水準,其中富裕人士 對財富管理師有較高信任度的比例為 65.9%,對財富 管理公司則為 66.8%。 12 本報告的其餘部分是基於《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對於這些部分,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見圖 10)。 13 對於報告的其餘部分,「世界其餘地區」是指《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所包含的除亞太區外的所有國家(見圖 10)。 ƒ 亞太區富裕人士(日本除外)12 對財富管理業所有方面的信 任程度均大幅高於全球其餘地區 13 的平均水準。亞太區(日 本除外)的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師(77.9%)和財富公司 (78.8%)的信任度很高,相比之下,世界其餘地區的富裕 人士對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的信任度則分別為 65.9% 和 66.8%。對於監管者和市場的信任程度差異甚至更大,亞太 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監管者(72.2%)和市場(69.4%) 的信任度相當高,而世界其餘地區僅分別為 38.3% 和 44.6%。亞太區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於其明年產生財 富的能力極為樂觀,約 90.5% 的人表示有信心,遠高於世 界其餘地區富裕人士的 79.9%。 ƒ 亞洲新興和成熟經濟體的富裕人士之間的信任度存在廣泛差 異。整體而言,亞洲新興經濟體印度和中國的富裕人士對財 富管理業所表示的信任感最強。在亞洲成熟經濟體市場,澳 洲富裕人士最接近全球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而日本的富裕 人士是一個顯著例外,其信任度和信心水準相比全球其餘地 區和區域的平均水準都要低很多。 ƒ 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對風險的偏好超過世界其餘 地區的富裕人士。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將 60.6% 的資產配置在高風險 / 回報的資產類別,如股票、房地產和 另類投資。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 關係奠定基礎
  • 17. 17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圖 10.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的地域範圍圖10 2013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的地域範圍 注:圖表上的國界為大致示意圖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亞太區 ■ 澳洲 ■ 中國 ■ 香港 ■ 印度 ■ 日本 ■ 新加坡 圖 11. 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關係和行業基礎設施的信任度,2013 年第 1 季度 (%)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關係表示信任的百分比% 富裕人士對行業基礎設施表示信任的百分比% 日本 (49.1%) 香港 (77.0%) 新加坡 (85.0%) 印度 (95.7%) 世界 其他地方 (79.9%) 澳洲 (81.9%) 圓圈大小(和百分比數字)代表對下一年產生 財富能力表示有信心的富裕人士的比例 中國 (95.2%) 注:對財富管理關係的信任值是對財富管理師和財富管理企業信任值的平均水準。對行業基礎設施的信任值是對金融市場和監管者的信任值的平均水準。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世界其餘地區 ■ 比利時 ■ 巴西 ■ 加拿大 ■ 法國 ■ 德國 ■ 義大利 ■ 墨西哥 ■ 荷蘭 ■ 俄羅斯 ■ 南非 ■ 西班牙 ■ 瑞士 ■ 阿拉伯聯合 酋長國 ■ 英國 ■ 美國
  • 18. 18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近年來,由於金融危機的陰霾不散,全球各地富裕人 士對於支援財富管理業的基礎設施(金融市場和監管 者)的信心水準有所下降。然而,亞太區(日本除外) 富裕人士卻保持著遠超世界其餘地區富裕人士的正面 態度。72.2% 的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監管 機構的信心很高,較去年增加 3.7%,而 69.4% 的富 裕人士對金融市場的信心很高。相比之下,世界其餘 地區的平均水準則低得多,亞太地區以外僅 38.3% 的 富裕人士信任監管機構,44.6% 的富裕人士信任金融 市場。 富裕人士對明年產生財富的整體能力所具有的信心, 是我們所考察的信心水準的最後一個維度。儘管這一 指標很可能主要受富裕人士對經濟和商業前景的信心 所推動,但也提供了可以管窺富裕人士對整體財富管 理業態度的一個指標,包括對財富管理的建議和推薦 意見、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及行業實踐的透明度和 公平度。在這點上,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 前景極為樂觀,90.5% 的富裕人士對其直至 2014 第 1 季度產生財富的能力表示有信心,大幅超過世界其餘 地區的 79.9%。 在全球經濟下滑期間和之後,對世界金融系統和市場 的信任度遭到侵蝕,因此亞太區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 業各方面的高度信心顯得十分重要。信任是財富管理 業賴以生存之基礎。缺乏信任度的富裕人士可能將更 多的財富投入其業務或房地產,或配置高比例的現金。 他們可能將其財富分散到多家公司或尋求第二意見, 從而限制財富管理師全面檢視和管理客戶財富並提供 良好建議的能力。事實上,對於希望在亞太市場進一 步謀求擴張的財富管理企業而言,亞太區已經高企的 信任度得到進一步提升,這一事實令人鼓舞。 中國、印度的富裕人士展現出的信任 度最高 儘管大部分亞太區(日本除外)的主要市場對財富管 理業的信任度和信心水準超過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 準,但各國的信任程度也各不相同。亞洲新興市場中 國和印度的經濟實力屬於區內最強的,同樣,兩國的 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業各個方面的信任度也最高。印 度 95.7% 的富裕人士和中國 95.2% 的富裕人士對於到 2014 年第 1 季度產生財富的能力具有信心,分別較去 年增加 2.0% 和 2.3%,令人注目。其中,中國的富裕 人士相比印度的富裕人士,對其私人財富管理師的信 任度更高。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新加坡和香港對財富管理業的信任 度緊隨其後。兩地對私人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的信 心水準相當(近 70%),但新加坡的富裕人士在信 任度的其他兩項指標上超過香港。新加坡的富裕人士 對監管機構和金融市場的信任度更高,或許這是因為 該國具有單一且積極作為的監管機構。香港被認為受 中國大陸政策控制。相比之下,新加坡身為獨立的國 家,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業基礎設施的信任度更高。 新加坡的富裕人士對於未來產生財富的能力,其信 心水準同樣大幅超過香港,前者為 85.0%,而後者為 77.0%。新加坡對未來產生財富前景的樂觀程度,比 2012 年第 1 季度增加了 7 個百分點,位居所有亞太國 家之冠。
  • 19. 192013 亞太財富報告 澳洲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業各個方面的信任度,和世 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最為接近。該國富裕人士對私 人財富管理師和財富公司的信任度略低於世界其餘地 區(65% 左右)。澳洲富裕人士對於行業基礎設施的 信任度則接近 45%,略高於世界其餘地區的約 40%。 此外,澳洲富裕人士對於明年產生財富能力的信心水 準為 81.9%,略超世界其餘地區富裕人士的 79.9%。 對前景樂觀的部分原因是澳洲2012年的GDP實現3.6% 的正成長,是亞洲工業化國家中的最高者,同時也超 過全球 GDP 的 2.2% 的成長率。 日本的富裕人士自成一類,無論是相對亞太區的富裕 人士還是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他們對財富管理 師的信任度和未來產生財富的信心都要低很多。只有 約 30% 的日本富裕人士對行業的各個細分市場擁有 較高的信任度,而其對明年產生財富能力的信心為 49.1%,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的 79.9%,是該調查所 涵蓋的所有國家中最低的。儘管區內的經濟和市場前 景有所改善,但 56.4% 的日本富裕人士表示,資本 的安全性和控制風險十分關鍵,而亞太區其餘地區 的這一比例為 40.2%。 日本的信心水準低下,加之富裕人士的避險情緒較 普遍,這對財富管理公司構成特殊的挑戰。相比其 他市場,日本富裕人士極為偏向保守型投資。他們 近半數的金融資產(49.4%)是現金和存款,而其他 主要亞太市場的現金和存款配置是 20% 到 30%(見 圖 12)。然而,鑒於日本的長期慢性通縮,高配現 金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於大量資產配置為現金,約 2.2 兆美元的巨量財 富在市場外靜觀,也落在高價值財富管理服務的視 野之外。在亞太區的所有市場中,日本的富裕人士 數量最多,所佔財富比例最大。日本富裕人士的信 任度即便溫和上升,也能刺激大量資金重新配置進 入回報較高的投資領域。 圖 12. 富裕人士各類金融資產比例,2013 年第 1 季度 (%) 0% 20.8% 24.5% 27.6% 17.0% 10.0% 24.6% 22.7% 22.3% 16.7% 13.7% 11.9% 49.4% 22.6% 9.2% 7.0% 40.6% 19.8% 23.0% 8.2% 8.4% 19.9% 22.5% 22.5% 19.6% 15.5% 20.5% 28.7% 24.1% 14.4% 12.3% 26.5% 22.7% 17.4% 17.7% 15.8% 25.5% 22.6% 27.3% 13.6% 11.1% 25% 50% 75% 100% 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澳洲除外 另類投資a 固定收益 股票 現金/存款 不動產b 世界其他 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a 包括結構型產品、對沖基金、衍生商品、外幣、大宗商品、私募股權 b 不包括主要住宅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 20. 20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印度和澳洲的富裕人士將 20% 以上的另類投資資產 投入私募股權,高於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平均水準 17.3%。對私募股權興趣的日益濃厚,原因是出現了 超越傳統收購交易的產品,包括房地產、不良債券和 其他期權等。此外,部分國家如中國的監管者正與業 內人士合作,努力消除私募投資環境下的模糊地帶, 進一步吸引資金進入這一細分市場。 在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中,新加坡富裕人士所持有的 風險較高的資產類別稍微超過香港。新加坡的富裕 人士把財富更多地投入房地產(25.5% 對比香港的 20.5%)和股票(27.3% 對比香港的 24.1%)。相應的, 他們在安全性較高的現金和存款產品方面的配置比例 較低(22.6% 對比香港的 28.7%)。 另類投資仍然是區內最小的投資類別,但僅是小幅落 後。即便如此,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另類 投資的配置比例仍高出世界其餘地區平均水準四個百 分點。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大量使用另類投資, 表明他們對另類投資資產類別日益熟悉。此前相當稀 少的另類投資產品,目前在亞太區(日本除外)財富 管理公司的產品中越來越普遍。 亞太富裕人士的投資更具全球多樣化 大部分的亞太區富裕人士將其主要的資產投資在鄰近 地區(見圖 13),這一點與全球的趨勢一致,原因 是美國和歐洲的經濟體繼續停滯,而香港和新加坡等 財富中心日趨成熟。和其他地區的市場相比,亞太區 的經濟成長前景更為理想,具有提供更高潛在回報的 優勢。儘管如此,香港(37.9%)、中國(34.3%)、 印度(31.7%)和新加坡(26.2%)投資在本地區外的 資產仍超過世界其餘地區 23.6% 的平均水準。 亞太區富裕人士較世界其餘地區更為 積極 除日本外,亞太區富裕人士的投資傾向比世界其餘地 區的富裕人士略顯更為積極。亞太區(日本除外)的 富裕人士將 60.6% 的資產配置在風險 / 回報較高的資 產類別,如股票、房地產和另類投資。他們更多投資 於房地產(24.6%,或較世界其餘地區高 3.8%)。此 外,他們還更多地投入另類投資,這可以被視為風險 最高的投資類別。13.7% 的配置比率較世界其餘地區 的平均水準高 3.7%。伴隨這類投資的是對現金 / 存款 和固定收益的配置較少,低於世界其餘地區(39.4% 對比 41.5%),對股票的配置也較低(22.3% 對比 27.6%)。 對房地產配置較高,部分是受澳洲富裕人士的投資推 動。他們把 40.6% 的資產投資於房地產,接近世界其 餘地區平均水準的兩倍,遠高於印度的 26.5%,而印 度的配置比例是區內第二高。由於大量投資於房地產, 澳洲富裕人士對其他資產類別的投資相比世界其餘地 區的平均水準更低。例如,現金和存款產品僅佔其組 合的 19.8%(而世界其餘地區為 24.5%)。 亞洲新興市場中國和印度的富裕人士對投資另類投資 產品表現最為滿意,分別是 15.5% 和 15.8%,而世界 其餘地區是 10.0%。中國的富裕人士更傾向於另類投 資,部分原因可能是對這些資產類別的概念日益瞭解, 而且在目前已有改善的監管框架下,管治也更趨完善。 他們對外匯、私募股權、結構性產品的興趣尤其濃厚, 因為各財富公司繼續擴大其產品平台,以適應市場蓬 勃發展的需要。
  • 21. 21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區域資產配置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國內和國際市場 的實力和規模、產品的成熟度、對多樣性的需求、匯 率的波動性,以及投資境外或地區外市場的總體自在 感。展望未來,在構建其投資組合時將眼光投向海外 的富裕人士,最有可能獲益於其他市場的成長機遇。 作為全球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和香港的富裕人士繼續 從這一優勢中獲益,因為兩地的全球性投資非常普遍 和便捷。中國富裕人士的國際投資比例可以和區內其 他富裕人士媲美,這或許顯示中國政府對境外投資的 監管逐步放寬,以及境內投資者對國內無法獲得的投 資選擇的需求益增。流動性過多也促使中國的富裕人 士近年來將資金部署海外,尤其是全球房地產市場。 圖 13. 富裕人士按地區的財富分配比例,2013 年第 1 季度 (%) 亞太 (日本除外) 84.1% 亞太 (日本除外) 59.1% 亞太 (日本除外) 56.5% 亞太 (日本除外) 68.1% 亞太 (日本除外) 11.3% 亞太 (日本除外) 62.7% 北美 4.7% 北美 10.0% 北美 11.9% 北美 8.0% 北美 6.5% 北美 5.5% 歐洲 6.5% 歐洲 12.1% 歐洲 13.9% 歐洲 10.5% 歐洲 4.0% 歐洲 10.7% 日本 1.5% 日本 6.6% 日本 5.6% 日本 5.7% 日本 74.0% 日本 5.6% 拉丁美洲 1.2% 拉丁美洲 3.8% 拉丁美洲 4.4% 拉丁美洲 3.0% 拉丁美洲 2.2%拉丁美洲 4.5% 中東和非洲 2.0% 中東和非洲 8.4% 中東和非洲 7.7% 中東和非洲 4.9%中東和非洲 2.0% 中東和非洲 11.1% 澳洲 中國 香港 印度 日本 新加坡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 22. 22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14 TEFAF 馬斯特里赫展會。(14/03/2013)。中國藝術品銷售下跌 24%,美國重新贏回世界最大市場的地位 [ 新聞稿 ]。 15 https://www.artbasel.com/en/About-Art-Basel/History,2013 年 8 月獲得的資料 16 TEFAF Announces opportunity to expand into China,TEFAF,2013 年 3 月 17 Christie’s to hold auction in Shanghai,佳士得,2013 年 4 月 亞太富裕人士青睞珠寶、寶石和手錶 珠寶、寶石和手錶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富裕人士最為喜 歡的嗜好投資。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這方面 的偏好略勝一籌,2013 年第 1 季度,他們對此類嗜好 投資的比例是 33.5%,較世界其餘地區的平均水準高 出近兩個百分點(見圖 14)。印度的富裕人士尤其醉 心於此,此類嗜好投資佔 44.3%。 收藏品(包括錢幣、葡萄酒、古董等)逐漸成為亞太 區(日本除外)第二大最受歡迎的嗜好投資市場,吸 納了富裕人士 23.0% 的投資。高端奢侈藏品,包括船 艇、汽車和飛機同樣大受歡迎,佔比為 16.8%。日本 方面,奢侈藏品的吸引力最大,佔嗜好投資的 29.7%, 幾乎超過珠寶、寶石和手錶的投資,並遠超其他嗜好 投資類別。在奢侈品市場上,擁有遊艇成為身份的象 徵而在亞洲日益受到追捧。 藝術品吸引了富裕人士 17.3% 的投資,略低於世界其 餘地區的平均水準。澳洲的富裕人士最為熱衷藝術品 的投資,配置比例為 20.8%。儘管金融危機之後,中 國一度推動了全球藝術品市場的復甦,但去年這一勢 頭有所減弱。直至 2011 年,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勢頭 兇猛,曾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和古董市場。 但 2012 年,主要由於估值問題,中國的藝術品銷售 大跌 24%,美國重新奪回最大藝術品市場的寶座。14 儘管成長回調,但亞太區藝術品市場的其他方面繼續 保持成長勢頭。巴塞爾藝術展 (Art Basel) 是邁阿密及 其命名城市巴塞爾的著名展會,2013 年首次在香港設 展,為展示區內的藝術家提供了新視窗 15 。另一個著 名的藝術品和古董展會 TEFAF 目前正在與蘇富比合 作,在中國籌建高端藝術展 16 。2013 年 4 月,佳士得 成功獲頒牌照,從 2013 年秋季開始在上海舉行拍賣 會 17 ,這將為亞太的收藏者提供更直接地接觸佳士得 全球網路的機會。 圖 14. 富裕人士對嗜好投資的配置,2013 年第 1 季度 (%) 0% 31.4% 18.2% 16.5% 6.7% 27.1% 33.5% 17.3% 16.8% 9.4% 23.0% 30.8% 12.2% 29.7% 11.8% 15.4% 29.0% 20.8% 19.3% 4.7% 26.2% 31.8% 18.2% 16.0% 10.2% 23.9% 34.6% 12.1% 13.4% 12.9% 27.0% 44.3% 13.2% 20.6% 9.4% 12.4% 35.4% 16.3% 14.5% 9.3% 24.5% 25% 50% 75% 100% 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澳洲除外 其他收藏品b 運動投資a 奢侈品收藏c 藝術品 珠寶、寶石和手錶 世界其他 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a “運動投資”代表運動隊伍、帆船、賽馬等 b “其他收藏品”代表錢幣、葡萄酒、古董等 c “奢侈品收藏”代表汽車、船艇、飛機等 注: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 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 23. 23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信任度增加為深化與富裕人士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亞太區的財富成長加速,加上喜歡留下遺產的天 性,推動更多的當地富裕人士將財富分配到各類慈 善目的性投資當中。儘管這在亞洲仍然是一個相對 新生的概念(當地的施善仍然是以非正式的慈善活 動、稅收獎勵式的給予和捐贈為主),但來自西方 國家的啟示以及區內越來越多較為年輕的富裕人士 加入,支援慈善事業的發展以更具條理性的方式利 用財富來產生社會影響。 儘管區內存在特殊的挑戰(包括社會和法律障礙), 可能令成長放慢,但慈善事業目前在亞洲的成長勢 頭良好。我們將在今後的報告中詳細談及亞太區目 的性投資的演進。 目的性投資
  • 24. 2013 亞太財富報告24 亞太區的財富管理日趨成熟,地位提升 歷經過去的十年,亞太區的財富管理業逐步轉變成為 一個規模更大、更為成熟而且更為精細的行業。不僅 僅是區內的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膨脹,可獲得的產品 和服務也更為廣泛。與此同時,區內創建了更為有力 的監管框架和市場結構,為財富管理業及其從業者注 入了更多的信心和信任,促進了良性的成長週期。 近年來,亞太區對全球富裕人士財富成長的貢獻令人 驚歎(見圖 15)。過去五年,亞太區佔全球富裕人士 財富成長的近一半(45.4%),而 1995 年至 2000 年, 這一比例僅為 16.0%。從 2000 年代初開始,區內的 成長潛力開始顯露頭角。2000 年到 2007 年,亞太區 佔全球富裕人士財富成長的 33.6%。 亞太區財富管理業實現強勁成長的原因眾多。首先及 最重要的是區內整體的經濟表現出色。儘管金融危機 之後,亞太區的成長跟隨世界其他地區有所下滑,但 2012 年其 GDP 成長率仍然最高。此外,亞洲新興經 濟體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過去 十年的 GDP 成長最快,為區內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 的大幅成長奠定了基礎。 ƒ 過去五年,亞太區富裕人士成為一股推動力,在全球富裕 人士的財富成長中佔據近一半比例。隨著亞太區富裕人士 市場的不斷成長,區內財富管理業加快成熟,導致為富裕 人士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更為多樣化。 ƒ 在 2013 年的全球財富報告中,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展現出 了有別於全球的行為特質,他們的需求更為複雜並且更傾 向於數位化互動。這些差異凸顯了對更為高階的產品和服 務的需要。在 2013 年的全球財富報告中,全球富裕人士 出現的共同特點包括十分關注財富的保值而不是成長,以 及希望和單一財富管理公司合作。 ƒ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根據國家的不同而展現了截然不同的行 為和偏好,部分原因是由於區內的市場結構、法規、文化 和交易行為存在廣泛的不同。其中,日本和中國及印度的 差異最為明顯,其富裕人士的偏好和行為幾乎是兩個極端。 ƒ 能夠深入瞭解當地富裕人士並結合量身定制、可擴展的價 值主張,這樣的財富管理公司往往最能夠把握成長的機遇。 財富成長的地區趨勢和客戶期望的提升,將促使在亞太區 經營的各類財富管理公司調整其服務模式,在迅速變化而 且日趨複雜的財富管理行業保持競爭力。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 成長的關鍵
  • 25. 252013 亞太財富報告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如本報告第 5 頁所述,從 2007 年以來,亞太區的富 裕人士人口成長了 880,000 人,而北美的成長人口不 及此一半。期間,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成長同樣大 幅飛躍,達到 2.5 兆美元,而北美不足 1 兆美元。隨 著富裕人士人口和財富的崛起,北美和歐洲的財富管 理企業紛紛進入亞太市場,為區內的富裕人士帶來了 頗受歡迎的各種新產品和服務。與此同時,當地財富 管理企業開始著力於人才和實力的培養,利用與富裕 家庭和新興富裕人士的長期關係,創建自身的財富管 理業務,以便與外來的企業競爭。 亞洲財富管理業的競爭格局由三類截然不同的企業構 成:(1) 當地財富管理企業,(2) 在亞洲創建並且在亞 洲經營的財富管理企業,和 (3) 在亞洲經營但在亞洲 以外地區創建的財富管理企業。近年來,在亞洲創建 和經營的企業透過利用其亞洲的網路,得以擴大市場 份額,並在離岸市場取得了新的重要突破。然而,本 地財富管理企業繼續主導大型的在岸市場,尤其是中 國、印度和泰國,這些國家缺乏有深度的產品和服務, 存在語言局限而且監管和法律環境不完善,導致大量 富裕人士獲得的是標準化和針對富蔗大眾的服務模式。 目前,亞洲有兩大主要的服務模式:一是零售銀行主 導的模式,重點是主要服務本地的高端富蔗大眾投資 者,一是國際 / 離岸私人銀行模式,增加了複雜的信 貸服務、財富規劃和部分投資銀行關係服務,包括對 小型並購交易提供支援和進行俱樂部交易。第一個模 式實際上是消費金融的最大延伸,它是以產品為主導, 高度標準化。第二個模式從傳統的投資導向型轉變為 盈利驅動型,照顧資產較多但現金較少的富裕人士投 資者的需要,例如中國和印尼的一些富有企業家。 隨著市場的發展,監管框架和經營流程也將逐步健全。 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採取了重大步驟來實現監管 框架的現代化,努力讓新加坡發展成為區內具有吸引 力的財富管理經營中心。此外,新加坡推出了私人銀 行行為準則,要求財富管理師在向客戶給出建議之前 通過一項能力評估,藉此培養更高的財富管理標準。 這些旨在保護投資者財富的舉措,可促使業內的信任 度和信心水準的提升。 儘管區內短期和以交易為主的做法仍然非常普遍,但 監管標準和客戶期望值的提升,將使整個行業加速升 級,進而實現以諮詢為主的財富管理。 圖 15. 1995-2012 年,亞太富裕人士財富增長對全球富裕人士財富增長的貢獻 (%) 0 20 40 60 80 100 2007-20122000-20071995-2000 16.0 84.0 33.6 66.4 45.4 54.6 對全球富裕人士財富成長的貢獻% 其他地區的貢獻 亞太區的貢獻 資料來源:凱捷羅倫茲曲線分析,2013 年
  • 26. 26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調查凸顯了亞太區富裕人士需求的複 雜性和多樣性 我們首推的《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對亞太區富 裕人士的情況作了一個概括。其特點包括重視財富保 值,逐漸放棄用傳統的標準來評估投資組合的成功, 以及傾向於和一個而不是多個財富管理公司合作。亞 太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還認為,他們有著較為 複雜而不是簡單直接的需求。 根據傳統的行業慣例,富裕人士衡量其投資組合是否 成功時,主要使用的是一些相對的尺度,例如市場指 數或基準回報。現在,亞太區富裕人士(日本除外) 和全球的富裕人士一樣,評估投資組合成功與否的標 準,是其達成具體人生目標的能力,例如可以支援舒 適的退休生活、教育支出、購買度假屋或支援慈善目 標等。接近一半(43.5%)的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 目前傾向於使用這些絕對指標來評判其投資組合,僅 有 23.0% 的富裕人士仍喜歡使用相對基準。 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對與單一財富管理公司 合作(49.2%)更感興趣,而不是與多個公司建立合 作關係(16.6%),這一點比世界其他地區的富裕人 士更為明顯。 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更喜歡與多位專家 合作;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儘管亞太區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和世界其餘地區的 富裕人士存在共性,但也展現了很多不同的關鍵特點 (見圖 16)。在亞太區以外,和單一財富管理公司合 作的偏好與和單一聯繫人接觸的偏好密不可分。但在 亞太區(日本除外),情況卻有所不同。即便亞太區 (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傾向於和單一公司合作,但 40.1% 的富裕人士卻希望與一間公司內的多位專家接 觸,而世界其餘地區具有同樣偏好的富裕人士比例僅 為 21.7%(見圖 17)。 圖 17. 富裕人士對與單一企業和與多間企業合作的意願對比,以及對單一接觸點和與多位專家接觸的偏好對比, 2013 年第 1 季度 (%) 44.9 49.2 19.0 47.4 52.6 46.9 50.7 34.3 15.6 16.6 6.9 9.3 19.5 11.2 16.6 19.2 40.4 23.7 15.8 35.9 22.5 17.2 21.7 26.3 21.7 40.1 15.8 22.7 44.2 35.4 51.2 35.4 單一公司 多間公司 單一接觸點 多位專家 0 20 40 6060 40 20 060 40 20 0 0 20 40 60 % 受訪者 % 受訪者 % 受訪者 % 受訪者 較強的偏好 新加坡 印度 香港 中國 澳洲 日本 新加坡 印度 香港 中國 澳洲 日本 世界其他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世界其他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注:調查的問題為 10 分:請說明您對與多間管理企業合作(每間企業有一個擅長的專業領域,可以滿足您的需要)和與單一企業(全面滿足您的財務需求)合作的偏好;請說明您對 單一接觸點(處理與企業關係的各個方面)和與財富管理企業內不同專家(解決您的特定需要)接觸的偏好。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代 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 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 27. 27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圖 16. 富裕人士的行為和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 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偏好的財富管理服務 偏好的財富管理關係 偏好的財富管理方法 44.9% 單一企業 15.6% 多家企業 49.2% 單一企業 16.6% 多家企業 19.0% 單一企業 6.9% 多家企業 25.5% 定制服務 31.2% 標準化服務 42.3% 定制服務 19.2% 標準化服務 12.7% 定制服務 15.0% 標準化服務 21.7% 多位專家 40.4% 單一接觸點 40.1% 多位專家 23.7% 單一接觸點 15.8% 多位專家 15.8% 單一接觸點 26.3% 家族財富建議 36.1% 個人財富建議 47.2% 家族財富建議 23.3% 個人財富建議 12.0% 家族財富建議 23.5% 個人財富建議 24.7% 過濾的資訊溝通 36.2% 全面溝通 41.2% 過濾的資訊溝通 24.3% 全面溝通 17.5% 過濾的資訊溝通 13.8% 全面溝通 34.6% 自管投資 31.0% 專業建議 39.9% 自管投資 25.2% 專業建議 25.7% 自管投資 10.6% 專業建議 35.9%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26.2% 財務基準指標 43.5%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23.0% 財務基準指標 23.0%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8.5% 財務基準指標 21.5% 數位化接觸 36.3% 直接接觸 38.2% 數位化接觸 23.8% 直接接觸 19.6% 數位化接觸 12.8% 直接接觸 26.3%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 的做法感到不自在 33.0% 接受只推薦企業 自有產品的做法 36.4%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 的做法感到不自在 25.7% 接受只推薦企業 自有產品的做法 29.9%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 的做法感到不自在 7.0% 接受只推薦企業 自有產品的做法 21.2% 需求複雜 48.7% 需求直接 41.1% 需求複雜 31.0% 需求直接 12.2% 需求複雜 24.0% 需求直接 18.4% 定期報告 51.1% 即時 / 隨時報告 36.4% 定期報告 34.7% 即時 / 隨時報告 11.5% 定期報告 24.8% 即時 / 隨時報告 33.3% 財富保值 27.7% 財富成長 38.9% 財富保值 31.5% 財富成長 24.3% 財富保值 15.3% 財富成長 世界其他地方 方向和程度上與世界其餘地區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 更為看重 / 偏好的參數 亞太(日本除外): 日本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 28. 28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這一結果和《2011 年全球財富報告》對財富管理師的 調查結果不同,2011 年的報告認為,客戶體驗的改善, 即財富管理師作為單一聯繫人,是財富管理中最重要 的方面。儘管在世界其他地區可能確實如此,但亞太 區(日本除外)的富裕人士更看重能夠在單一公司內 直接獲得廣泛的專業意見和建議。 鑒於財富管理業最近的發展動向,這種願與單一公司 接觸的偏好是可以理解的。與單一公司合作提供了額 外的便利,尤其是在新客戶驗證的規定越來越多的情 況下。透過與單一公司合作,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可以 減少監管方面的負擔,因為與新公司建立關係牽涉到 的監管要求越來越多。此外,單一公司還有利於更全 面地對整體的風險敞口進行分析。 儘管亞太區的富裕人士表示更願意與單一公司接觸, 但這一做法在區內並不普遍。澳洲富裕人士的偏好可 能和北美的更為接近,除此之外,很多亞太的富裕人 士平均仍會和三到四家公司建立關係,而主要的關係 由其中一到兩家公司主導。即便如此,和全球的趨勢 一樣,由一間公司內的多位專業人士為亞太區的富裕 人士提供服務已然成為行業的普遍做法,在亞太區富 裕人士的財富管理需要和信貸使用日益複雜的情況 下,尤為如此。 偏好與一間公司內的多名專家合作,還可能是由於所 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日趨廣泛和複雜。此外,產品和服 務通常受不同的監管機構管轄,尤其是中國禁止財富 管理師在超出其專業領域以外的範圍提供建議或銷售 產品。總之,區內缺乏有經驗和資質的專才來滿足富 裕人士複雜的需要,也可能促使中國的富裕人士向多 位專家尋求意見。 和多位專家合作的願望凸顯了對亞太區財富管理師日 益提升的要求,即要在單一公司內提供能滿足富裕人 士全面要求的服務。對此,財富管理公司可以考慮創 建由專業人士構成的財富管理師人才庫,而不是由通 才組成的團隊,以適應亞太區富裕人士特定的偏好。 和世界其餘地區的富裕人士相比,亞太(日本除外)富 裕人士表示,其財富管理要求更為複雜。這意味著他們 需要更健全的服務,可能包括家族理財室和遺產規劃 (儘管區內存在這樣的服務,但還屬於新生事物 18 )。 接近五分之二(41.1%)的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 表示,其財富管理需求複雜,而世界其餘地區僅為五 分之一(21.2%)。同樣,近半數(47.2%)的亞太富 裕人士(日本除外)表示需要獲得家族財富的建議, 而世界其餘地區提出此要求的富裕人士僅為 26.3%。 印度、中國和香港等地對於管理較大型和較複雜關係 的要求尤為急迫。此外,過半中國(56.5%)和印度 (54.9%)的富裕人士表示,更偏好有關家族而不是 有關個人財富的建議。導致亞太區富裕人士要求複雜 的原因可能包括,亞太區企業所有權的比率較高,以 及對家族財富和繼承規劃的接受度增加。 一個相關的關鍵調查洞見是,亞太富裕人士(日本 除外)似乎願意花更大的代價獲得定制服務(見圖 18),這一點對於尋求開發新的商業模式來滿足富裕 人士更複雜要求的公司而言,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表示願意為超越標準的產 品和服務支付更高的價錢,這一點大大超過世界其他 地區(42.3% 對比 25.5%)。 願意為增值服務支付更多費用,這在中國(50.0%) 和印度(51.5%)更為顯著。事實上,這些國家相當 大部分的富裕人士(中國 27.0%,印度 37.0%)表示, 為了獲得專為其需要而定制的建議、產品和服務,他 們願意出更高的價格。這一比例在財富等級更高的富 裕人士中更為高企。財富在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 元之間的富裕人士中,表示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費用者的比例,中國是 68.0% 而印度是 57.1%。 至於在溝通偏好方面,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和世界其餘 地區存在的一個最大差異,是對數位聯繫和直接聯繫 的態度(見圖 19)。相比面對面或電話聯繫,相當大 比例的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更為看重透過線上 和移動管道與財富管理師聯繫。近 40% 的亞太富裕 人士(日本除外)將數位聯繫方式列為更重要的溝通 方式,而世界其餘地區僅有不足四分之一(21.5%) 的富裕人士如此選擇。這一點在亞太區(日本除外) 40 歲以下的富裕人士中更為普遍(46.0%),其中印 度和中國分別為 46.1% 和 42.4%。 18 The Global State of Family Offices,2012 年 8 月,凱捷
  • 29. 29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圖 18. 富裕人士對標準化服務與定制服務的偏好對比,2013 年第 1 季度 (%) %受訪者 0 25 50 75 100 31.2 43.3 25.5 19.2 38.6 42.3 15.0 72.3 12.7 30.3 45.1 24.6 16.1 33.9 50.0 11.1 61.6 27.3 20.4 28.2 51.5 23.5 48.0 28.6 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澳洲除外 無特別偏好 世界其他 地方 亞太 (日本除外) 願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偏好標準化服務 注:調查的問題為 10 分。請說明您對標準化服務的偏好與為了從您的財富管理師獲得定制服務而支付更多費用的意願。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 圖數字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亞太區(日本除外)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 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圖 19. 富裕人士對直接接觸與數位化接觸的偏好比較,2013 年第 1 季度 (%) 36.3 23.8 12.8 33.3 21.2 10.1 27.2 28.3 21.5 38.2 19.6 22.7 42.4 38.4 46.1 34.3 60 40 20 0 0 20 40 60 新加坡 % 受訪者% 受訪者 印度 香港 中國 澳洲 日本 亞太(日本除外) 世界其他地方 直接接觸 數位接觸 較強的偏好 注:調查的問題為 10 分。請說明直接的個人接觸對您的重要性超過數位化接觸(網路、手機、電郵),還是數位化接觸(網路、手機、電郵)對您的重要性超過直接的個人接觸?由於 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由於取整數之故,圖中數字加總後可能不會是 100%。亞太區(日本除外) 是指澳洲、中國、印度、香港和新加坡。世界其餘地區是指除亞太區外,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中涵蓋的所有國家。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與 Scorpio Partnership 合作的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 30. 30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有趣的是,更重視數位溝通並不意味著希望獲得即時 的報告。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於即時報告的 興趣很低,偏好者僅為 34.7%,而世界其餘地區則超 過 51.1%。同樣,亞太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於全 面的溝通(包括交易的更新、機會、事件和新聞等) 也沒有特別的偏好。相反,他們更喜歡只獲得必要或 過濾後的溝通資訊(41.2%),而世界其餘地區富裕 人士有這一偏好的比例為 24.7%。 綜合來看,這些發現對於在區內經營的財富管理企業 有著多重意義。首先,各企業需要確保其商業模式能 夠滿足區內富裕人士需求的複雜性,及其希望在單一 企業內獲得多位專家的專業意見的偏好。亞太富裕人 士對綜合性財富規劃的要求,即提供商業和家族財富 相關的建議,要求企業培養強大的專業人才,以滿足 各種深層次的需要,例如遺產和繼承規劃等。企業可 以考慮招募擁有專業經驗的財富管理師、而不是一般 的通才來解決這一問題。 亞太富裕人士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高的費用,這一 發現對於財富管理企業而言是一個機會。他們可以探 索各類方式,包括基於費用的服務,為區內的富裕人 士提供量身定制的綜合建議。財富管理企業能有效地 向市場推出此類服務,則擴大管理資產規模和提升利 潤率的前景可期,同時也能滿足區內富裕人士的具體 需要。為此,企業還需要特別注重相關投入,在亞太 區不同的市場形成必要的規模。 最後,針對區內富裕人士的溝通偏好,企業應該準備 開發強大的數位交付管道。但同時需要留意的是,富 裕人士更多地使用這些數位管道,並不意味著已獲邀 可隨意發送未經過濾的即時溝通資訊。儘管數位化互 動的重要性加大,但亞太富裕人士對於所期望的互動 類型和數量仍然有所選擇。 在普遍存在的多樣性中,日本和中印 富裕人士之間的差異最大 儘管可以就亞太富裕人士和世界其餘地區富裕人士的 比較得出很多結論,但對亞太區也不能一概而論。畢 竟,亞太區仍然是一個由不同國家組成的綜合體,其 經濟發展水準各不相同,而且在市場結構、法規、文 化和交易行為等方面存在廣泛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 了區內富裕人士行為和偏好的顯著不同。日本和區內 的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之間存在的某些差 異最為明顯。 日本的富裕人士對於他們所獲得的財富管理服務類型 並不關心。近 65% 的富裕人士表示,對於獲得是針 對個人還是家族財富的建議沒有特別偏好。同樣,有 相似比例的人士表示,他們對其需求是屬於直接簡單 還是複雜沒有特別的看法。差不多比例的人士表示, 他們對財富是保值還是成長,也沒有特別的重心。超 過 70% 的日本富裕人士對標準服務或定制服務沒有 表示偏好,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士(12.7%)表示願意 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費用。 與此相反,中國和印度富裕人士的意見和偏好則強烈 很多。在這兩國中,認為其需要十分複雜並且要求提 供家族建議的富裕人士比例最高。此外,他們也最有 可能要求由多位專家提供建議。他們願意接受財富管 理服務,甚至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費用。 亞太區歷史悠久,文化十分多樣,這導致不同國家和 地區的富裕人士對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的要求出現廣 泛差異。同時,亞太區的監管框架、市場結構和商業 實踐還在不斷完善中,這又增加了其他的差異因素。 儘管亞太區的富裕人士存在很多共同特點,但同時也 由於他們各自市場的單一經濟體和傳統的不同而存在 諸多差異,這一現實要求在區內經營的企業透徹瞭解 各國的財富管理偏好,有針對性地解決市場的需要。 儘管性別因素對於富裕人士的偏好影響不大 19 ,但各 個財富等級間還是出現了細微的差別,其中資產在 2000 萬美元或以上的富裕人士表現出與其他等級最為 明顯的差異。此外,各國(日本除外)40 歲以下的富 裕人士有著非常相似的喜好。 19 見第 34 頁框內的文章。
  • 31. 312013 亞太財富報告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圖 20. 澳洲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澳洲富裕人士的偏好 與西方經濟體相近 ƒ 澳洲是亞太區唯一一 個關注財富成長的富 裕人士比例(34.1%)高於保值者(32.7%) 的國家 ƒ 該國的富裕人士認為,他們的需要較為直 接,包括管理現金、信貸和日益成長的投資 (48.3%),這一情緒在年紀較大和財富等級 較高的富裕人士中尤為強烈 ƒ 澳洲超過半數 5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以及資 產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富裕人士認為其需求簡 單直接 ƒ 澳洲偏好標準化服務的富裕人士比例在亞太區 內最高(30.3%) ƒ 與許多其他亞太國家的富裕人士相反,澳洲的 富裕人士更喜歡單一聯繫人(35.9%)、直接 的接觸(33.3%)和即時的報告(52.2%) 圖 21. 中國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中國的富裕人士是 亞太區內對家族財 富的建議需求最高 的(56.5%) ƒ 這一點與對定制化服務的偏好(50.0%)密切 相關,另外中國的富裕人士也願意為此支付更 多費用(27.0%) ƒ 在擁有資產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元的財 富等級中,64.0% 的富裕人士強烈偏好針對家 族財富的建議。此外,這一財富等級中 68.0% 的富裕人士樂於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費用 ƒ 為了獲得專業化的建議,中國的富裕人士偏 好在單一財富管理企業中與多位專家互動 (44.2%) ƒ 較為年輕的富裕人士(40 歲以下)特別喜好 與多位專家互動(47.8%),同時更為注重數 位接觸(45.4%),而不是直接接觸(22.7%)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 32. 32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圖 22. 香港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香港的富裕人士極 為看重針對家族財 富的建議(41.4%), 而且在財富等級較 高的富裕人士中, 這一比例甚至更高 ƒ 香港的富裕人士喜歡根據財務或人生目標來 判斷投資組合的成功與否(44.4%),而較 高財富等級的富裕人士可能更是如此 ƒ 香港的富裕人士認為其需求很複雜(41.4%)。 這一看法在較高財富等級的富裕人士中尤 甚,資產在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元的富 裕人士當中,有 66.7% 表示有著複雜的需求 ƒ 香港偏好和單一財富管理企業合作的富裕人 士比例較高(46.9%) ƒ 香港的富裕人士很看重有選擇的、經過過濾 的溝通資訊(43.4%) 圖 23. 印度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印度尋求家族財富 建議的富裕人士比 例較高(54.9%), 並且認為其需求複 雜(51.7%) ƒ 資產在 500 萬美元至 1000 萬美元(63.6%) 和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元(71.4%)的 財富等級,對於獲得針對家族財富的建議最 為偏好 ƒ 印度的富裕人士很願意為定制服務支付更多 費用(51.5%) ƒ 印度的富裕人士在亞太區偏好與多位專家互 動的富裕人士中比例最高(51.2%),並且 對只推薦財富管理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47.3%) ƒ 在亞太區所有的富裕人士中,印度的富裕人士 最有可能喜歡自行管理自己的資產(47.8%) ƒ 印度 40 歲以下的富裕人士具有兩個與眾不 同的特質:他們更為看重數位接觸,更傾向 於量身定制的服務(兩者比例均超過 50%)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 33. 332013 亞太財富報告 瞭解區內的多樣化是推動財富管理成長的關鍵 圖 24. 日本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對於財富管理服務, 日本的富裕人士沒 有特別的偏好,但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 士有著一些明顯的 特徵 ƒ 日本看重財富成長的富裕人士比例是亞太區 最低的(15.3%),也最少會根據財務基準 目標來衡量投資組合的成功與否(8.5%) ƒ 只有較高財富等級的富裕人士,尤其是 1000 萬美元至 2000 萬美元資產(40.0%)的富裕 人士,傾向於根據人生 / 財務目標來判斷投資 組合的成功與否 ƒ 在日本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中,33.3% 偏 好針對個人財富的建議;35.7% 不喜歡向其 主要推薦財富管理企業的自有產品,還有 28.9% 喜好自己管理投資 圖 25. 新加坡富裕人士的偏好,2013 年第 1 季度 注:由於我們要求以 10 分說明偏好程度,包含兩個極值點,因此上圖數字和顏色代表對兩個極值點評分前 三高的受訪者百分比 資料來源:凱捷、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以及 Scorpio Partnership 2013 年《全球富裕人士洞見調查》 <10% 10%-19% 20%-29% 30%-39% > 40% 富裕人士最偏好的前三個參數 富裕人士偏好差異最大的其他參數 ƒ 新加坡的富裕人士 非常看重對家族財 富的建議(34.3%), 尤 其 是 1000 萬 美 元 至 2000 萬 美 元 組別中的富裕人士(66.7%) ƒ 財富保值屬於優先考慮的重點,38.0% 的新 加坡富裕人士認為這很重要 ƒ 新加坡的富裕人士偏好根據人生和財務目標 來判斷投資組合的成敗(47.0%)。這對於 財富在 1000 萬美元至 20000 萬美元的富裕 人士而言(66.7%),尤其如此 ƒ 約三分之一(34.3%)的新加坡富裕人士表 示,喜歡和單一財富管理企業合作,這一比 例在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中更是接近翻倍 (62.5%) ƒ 儘管對過濾溝通資訊的偏好不是十分明顯 (29.6%),但這一比例隨著年齡而增加, 對於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為 37.5%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行為 範圍 財富管理方法 單一企業 家族財富建議 財務和人生目標指標 需求複雜 財富保值 範圍 行為 多家企業 個人財富建議 財務基準指標 需求直接 財富成長 財富管理關係 多位專家 自管投資 對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感到 不自在 單一接觸點 專業建議 接受只推薦企業自有產品的做法 財富管理服務 定制服務 過濾的資訊溝通 數位化接觸 定期報告 標準化服務 全面溝通 直接接觸 即時 / 隨時報告
  • 34. 34 2013 亞太財富報告 人口特徵的差異對於富裕人士 的偏好影響較大 ƒ 60 歲及 60 歲以上的富裕人士更需要針對於個人而不是家族財富的建議。亞太區 40 歲以下的富裕人士(日本除外) 對於家族財富的建議需求更大,並且相對於直接接觸,更重視數位接觸。 ƒ 更富有的富裕人士更傾向直接、私人的接觸,並且希望獲得即時更新。根據富裕人士財富等級的不同,對於溝通 的偏好存在巨大的差異。 ƒ 區內男性和女性富裕人士的偏好大致相近,但存在某些細微的差別。新加坡的富裕人士因性別而導致的行為差異 最為明顯。 們偏好標準化的服務。對於財富在 2000 萬美元或以 上的富裕人士,42.3% 偏好標準化的服務。財富較少 的富裕人士(100 萬美元至 500 萬美元),則更偏好 定制的服務,兩者的比例幾乎相等(40.8%)。更 富有的富裕人士更喜歡最新的及時溝通(48.5%), 而較低財富等級的富裕人士則偏好經過資訊過濾的 溝通。 性別在富裕人士的偏好中影響不大,但新加坡的富 裕人士有一些比較顯著的差異,而澳洲的差異則較 小。新加坡的男性富裕人士偏好針對個人財富的建議 (35.6%,女性為 15.0%),而女性富裕人士偏好 針對家族財富的建議(42.5%,男性為 28.8%)。 新加坡的女性富裕人士非常喜歡與單一財富管理企 業接觸(42.5%,男性為 28.8%)。新加坡女性富 裕人士認為其需求複雜(52.5%)的比例是男性的 一倍以上(25.0%)。澳洲有較多的女性富裕人士 偏好針對個人財富的建議(46.3%),比例超過男 性富裕人士(35.5%)。澳洲的女性富裕人士也偏 好與單一聯繫人互動(43.9%),而男性的這一比 例為 30.2%。 在我們之前的報告中(參見《2011 年全球財富報告》和 《2011 年亞太財富報告》),我們強調了需要根據人口 特質來分析富裕人士市場。今年,利用首份年度《全球富 裕人士洞見調查》得到的結果,我們從年齡、性別和財富 幾個角度詳細分析了富裕人士的特質。 我們發現,亞太區 60 歲及以上的富裕人士(日本除外)對 個人財富建議(28.2%)的興趣超過家族財富(15.7%)。 這一結果與直覺判斷大相徑庭,一般都認為年齡較大的富 裕人士,對與家族相關的繼承和遺產規劃更感興趣。然而, 這一年齡組別的富裕人士認同,他們的需求複雜(42.3%)。 我們發現,亞太區(日本除外)40 歲以下的富裕人士, 比較偏好針對家族財富的建議(54.5%),而較少喜歡針 對個人財富的建議(20.2%)。同樣,近半數 40 歲以下 的富裕人士(48.4%)認為其需求複雜,並喜歡與多位專 家接觸互動(48.3%)。這些較年輕的富裕人士同樣更重 視數位接觸(46.0%)而不是直接接觸(21.5%)。 更富有的富裕人士(2000 萬美元以上)認為,直接接觸 比數位接觸更重要(分別是 48.5% 和 25.8%),而 100 萬 美元至 500 萬美元的富裕人士則正好相反。此外,更富有 的富裕人士表示,只要標準化服務能滿足其所有需要,他